拉丁海十三郎 作品

第454章,条件

南苑机场。

 

中国第一个机场。好像是1904年修建的?

 

没错。那时候清朝还没灭亡。那时候北平还被称作京师。那时候慈禧太后还没挂……

 

华夏第一架飞机是在南苑机场降落的。

 

它的历史太久远了。

 

在卢沟桥事变以后,日寇猛攻南苑机场。

 

南苑机场爆发了平津地区最激烈的抗日战斗。佟麟阁、赵登禹等高级将领不幸牺牲。

 

驻守南苑机场的几千学生兵,也大部分伤亡。

 

在南苑机场之后,再也没有激烈的战斗。平津地区就这样沦陷了。

 

没想到,南苑机场里面还有飞行员。

 

“有飞机吗?”

 

“好像没有。具体我也不清楚。”

 

“哦……”

 

张庸若有所思的点点头。

 

飞机不重要。真的。因为即使有,也是非常落后的型号了。

 

现在金陵大校场机场驻守的飞机,也是非常落后的霍克(hawk,鹰)2型。连霍克3型都还没有。

 

而霍克3型,本身就是比较落后的。

 

作为生产商的寇蒂斯公司,已经有点跟不上时代步伐。

 

在没有看到实物之前,张庸都无法想象霍克2型的落后。它还是双翼机。有两层机翼的。霍克3型也是如此。非常落后。

 

和后世大名鼎鼎的p-38闪电、p-40战斧等战斗机完全无法相比。

 

和p-47雷电、p-51野马之类的天之骄子,更加是有天渊之别。感觉完全不像是一个世界的东西。

 

和德国的bf109也完全无法相比。

 

连国府空军都如此,华北地区还能有什么飞机?

 

难怪空筹部只要人。

 

这么落后的飞机,他们都看不上。

 

吃完早餐,打电话给张师长。但是被拒绝。只有副参谋长接电话。

 

张庸:……

 

完蛋。

 

什么情况。故意不接?

 

“张师长现在处境挺困难的。”梅璐表示理解,“他处处受到掣肘。”

 

“唉……”张庸也只有长叹一声。

 

局势太复杂。

 

他应付不来。

 

真的。

 

本来只想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行了,没想到,后来会发生那么多事。

 

之前的计划,是抓到杨钧剑就回去的。处座也只给十天的时间。现在都多少个十天过去了?都一个多月了。继续下去,就是两个月了。

 

既然两个月都过来了。那三个月还会远吗?搞不好,就得在天津卫过年了。

 

倒也无所谓。反正都是孤家寡人一个。

 

放下电话。准备回房。

 

梅璐红着脸,掐着他的腰,“今天不行……”

 

“为什么?”

 

“你不能这样糟蹋自己……”

 

“我……”

 

“至少休息两天……”

 

“不行……”

 

忽然看到有人到来。

 

是酒店的服务生。说是有张庸的电话。

 

“我的?”

 

“对。他说他也姓张。找您。”

 

“谢谢!”

 

张庸递给对方一个大洋。

 

姓张?

 

谁啊?

 

自己在天津卫,好像不认识姓张的朋友。

 

疑惑的去接电话。

 

拿起话筒,发现居然就是张师长的声音。

 

“少龙,是我。”

 

“啊,你好,你好,张师长……”

 

“我在师部不方便听电话。现在我在外面,伱有什么事,说吧。”

 

“张师长,冒昧打扰,我是想请问一个事……”

 

“你问。我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北平南苑机场那边,是不是还有飞行员啊?”

 

“你问这个做什么?”

 

“我想了解一下相关的情况。”

 

“是有一百多人。”

 

“一百多?这么多?”

 

张庸吃惊。

 

还以为是零星几个。没想到,居然有上百个。

 

厉害了,南苑机场居然有上百个飞行员?他们是哪里来的?是培训出来的?水平怎么样?

 

不得了。

 

那都是宝贝啊!

 

须知道,这年头的飞行员非常罕见。

 

尤其是在华夏。不要说是会开飞机,就是连见过飞机的人都没几个。

 

“人数很多。但是组成挺复杂。”

 

“怎么说?”

 

“一部分是东北军流亡过来的。一部分是以前我们准备自己搞的。还有一部分是后来金陵在北平招募的航校生。”

 

“南苑机场还有飞机吗?”

 

“都坏掉了。飞不起来的。只能摆在地上做个样子。”

 

“那些飞行员留在那里做什么?”

 

“不然去哪里呢?”

 

“去……”

 

张庸差点脱口而出,去金陵啊!

 

金陵和杭城,都有航校。都有空军基地。那边也会陆陆续续的补充飞机。

 

只要有飞行员,就会有更多的飞机。

 

好像是这样吧……

 

“你不要试图带他们去南边。”

 

“为什么?”

 

“上头不允许他们去南边。”

 

“为什么?”

 

“没有解释。就是不给离开。南苑机场驻扎有一个团,就是专门负责看管机场的。之前不断有日本人前来窥探,现在南苑机场已经戒严。闲杂人等不许靠近。里面的人也不许离开。”

 

“这么严重?”

 

张庸皱眉。隐约明白电报的含义了。

 

敢情是,通过正规的渠道将那些飞行员带走,是不可能的。宋军长不会答应。

 

所谓的高层,主要就是二十九军长宋哲元。

 

曾经的喜峰口抗日英雄。但是后来就有点一言难尽。此时此刻也是优柔寡断,犹豫不决。

 

因为被老蒋坑过,所以不信任老蒋。

 

直到卢沟桥事变爆发以后,他还幻想着和日寇媾和。备战不力。历史书的结论是他对平津地区陷落,负有重要责任。

 

没有这位宋军长的允许,想要带那些飞行员离开,不可能。

 

除非是有什么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