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辰龙九 作品

第126章 只有那里,大宋的手才伸不进去(第2页)

众将见赵光义只盯着地图地一言不发,顿时心下雪亮!

合着水淹晋阳就是皇帝的主意,只不过这“滥杀无辜”的骂名让林将军来背了!

既然林将军挑头唱黑脸,皇帝半睁半闭,那自己还顾虑个毛啊?

崔彦进、李汉琼、曹翰、刘遇诸将纷纷道:“末将赞成林将军意见!”

“末将亦赞成!”

“末将赞成!”

林勇鹏看向旁边眯眼假寐的潘美,笑道:“潘将军,您意下如何?”

潘美缓缓睁开眼睛,沉吟片刻,掷地有声地道:“我赞成!”他自然一眼便看穿水灌晋城是赵光义的主意,怎么可能会去阻挠?

林勇鹏道:“那从现在开始,准备开工!为了赶进度,全军上下,所有人全都要亲临一线运土筑堤,我与诸位也要亲自参与!”

赵光义道:“朕也去!”

林勇鹏道:“好!”

众将均暗自一震,心道这林将军胆子也真大,皇上估计就是客气一下,你好歹也礼让一下,居然一个好字把事给敲死了!到时候皇上到底是去还是不去?

赵光义目光一扫,淡淡地道:“都愣着干嘛?抓紧回去安排!告诉所有战士,朕,会亲临现场,与将士一道,运土筑堤!”

众将立刻躬身道:“遵旨!”

诸将离去,角落里的李公公现出身形。

赵光义道:“这帮家伙,果然不如林勇鹏聪明!”

李公公媚笑道:“都是先帝的从龙之臣,功成名就,难免有些松懈,林将军锐气正盛,敏感些也是正常。”

赵光义笑骂:“你个老狗,一直两面讨好!”他右手食指轻敲桌面,“朕不过是想学学吴起吮疮而已,这帮蠢货居然怀疑朕做不到!这说明什么?说明他们觉得朕是个贪图享受、只求安逸的皇帝!”

李公公笑道:“其实这正说明他们真正的臣服于陛下啊!”

赵光义一怔,“哦?”

李公公道:“如果是先帝说这话的时候,他们为什么不会觉得奇怪?因为他们觉得先帝和他们是兄弟,是能同甘苦、共患难的手足兄弟!好处自然是兄弟多、力量大!但弊端就是……先帝为何杯酒释兵权?还不是这些骄兵悍将恃宠而骄?有些人更会重复黄袍加身的戏码……”他看着赵光义的表情,然后停顿。

赵光义笑道:“继续!”

李公公道:“如今这些武将虽然看似蠢了些,但都比较忠心!在他们心目中,陛下就是高高在上的神明,不应该与凡尘的士兵接触。”

“为什么怕朕和士兵接触?怕朕失去了神秘感?还是怕士兵抢了他们的风头?”

“我估计他们应该不会担心士兵抢了他们的风头,自古以来,从没有一个士兵只是见了皇帝一面就能平步青云、压过自己顶头上司的!咱们大宋将领是靠军功晋级的!而且这些粗人不会有那么多心眼!我估计,他们是单纯的担心陛下受苦!”

赵光义有些不悦:“朕又不是没吃过苦!”

李公公笑道:“要不怎么说他们蠢呢?反正陛下的旨意已经下达了,到时候陛下只要出现在现场,战士们就会干劲十足,皇上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刘遇跟在林勇鹏身后,“林将军,你说皇上为啥非要亲临一线呢?”

林勇鹏道:“你打仗的时候会不会冲锋在前?”

刘遇尴尬道:“我如今已经是级别不低的武将了,怎么会冲锋在第一线呢?”

林勇鹏面无表情,看不出喜怒,“是啊,如今你已经功成名就,斩将夺旗这种功劳你已经不屑去抢了。”他忽然看着刘遇,“你知道吴起吮疮的典故吗?”

刘遇尴尬一笑,“未曾。”

林勇鹏道:“刘将军由拳勇起家戎行,虽不事问学,而皆精白一心,以立事功!”

刘遇一怔,“什么意思?”

林勇鹏道:“这是别人对你的评价。就是说你虽然不喜欢学习,但为人勇猛,很忠心。”

刘遇笑道:“谁这么评价我?”随即他面色一凝,“不好学习?”但很快恢复如常,笑道:“我虽是老粗,但林将军既然愿意赐教我还是愿意听的!”

林勇鹏道:“那我就给你讲一个故事,也许你听过,也许你没听过,我就当你没听过。吴起你肯定知道吧?”

“当然,吴起是战国时期的名将啊!”

“他做为主将,跟最下等的士兵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伙食,睡觉不铺垫褥,行军不乘车骑马,亲自背负着捆扎好的粮食和士兵们同甘共苦。”

刘遇若有所思,“同吃同住,将兵一致!”

林勇鹏继续道:“有个士兵生了恶性毒疮,吴起便替他吸吮浓液。这个士兵的母亲听说以后,就放声大哭!

有人说:你儿子是个无名小卒,将军却亲自替他吸吮浓液,你怎么还哭呢?

那位母亲回答说:爷们懂什么?往年吴将军替我丈夫吸吮毒疮,我丈夫便死命冲锋,直到战死!如今吴将军又给我儿子吸吮毒疮,我不知道他又会在什么时候死在什么地方,所以我才哭啊。”

沉默了良久,刘遇道:“我明白了。”

“我相信这道理你早就明白,只是自己身居高位久了,已经忽略了!”

“是啊,”刘遇有些失神,“我又不是真蠢,自然知道凝聚人心的重要性。只是我没想到陛下竟然也能放下身段……”

“当今陛下,雄才伟略,岂是你我能揣度的?今后你最好跟我步调一致!我倒不是威逼你,而是好心提醒你,因为如今的我,最能理解皇上的心意!”

刘遇顿时躬身笑道:“多谢林将军提点,今后必唯将军马首是瞻!”

“好说!”

晋阳城内。刘灭周在皇宫内与北汉诸将商议防御计划。耶律斜轸和李德明没在,都回到各自营地继续休整。受伤的骑兵和战马都需要疗养,变形的、破损的铠甲需要修补,损失的骑兵和战马需要补充。

今天上朝,文臣武将站满了大殿!

刘灭周道:“这几天宋军有动静吗?”

杨业刚想开口,宰相郭无为抢先道:“启禀陛下,宋军一直龟缩二龙山,等待援军!”

刘灭周眉毛一挑:“郭相怎么也关心起战事了?”

郭无为笑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何况臣乃一国之相,岂有不关心之理!”

刘灭周看他那八字眉和鹰钩鼻,就觉得此人奸滑得很,甚是反感!但做为皇帝,岂能以貌取人?

他淡淡地道:“这事杨爱卿要盯紧了,千万不能松懈!现在城防如何?”

杨业道:“为防止宋朝奸细混入,边境设关卡严查‘口籍’与‘符信’,并效仿秦制推行‘连坐告奸’,重赏举报告密者!宋人想要渗透进来几乎不可能!另外增加了近百名斥候骑兵,十二个时辰不间断昼夜刺探方圆百里敌情,宋军动向尽在掌握!目前没发现什么疑点,就是城外郊区不少百姓在汾水河畔开始叠墙,说是引水灌溉。”

刘灭周道:“民以食为天,城外的农户本就生活困苦,不少人实在没有土地只能在废弃的河道里种田,像这些人,以后就不要收他们的租子了!”

杨业立刻躬身道:“皇上英明!”

宰相郭无为、行军都部署赵遂、抗宋先锋官刘雄、副先锋黄俊及一众文臣武将纷纷躬身道:“皇上英明!”

刘灭周道:“既然宋军暂时没有动静,咱们这边就抓紧备战,多打造些利器,只要再坚持一段时间,天寒地冻,宋军,就算冻不死,也得饿死!退朝!”

通往夏州的官道上,几辆马车缓缓前行。中间车上,朱五左边坐着剑奴,右边坐着香奴。

剑奴问道:“公子,咱们这是去哪?”

朱五道:“去夏州!”

剑奴道:“为什么要去那?”

朱五目光闪动:“只有那里,大宋的手才伸不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