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风禾

 白忱溪是景序十六年的状元, 宁州府衙并无那一年的同科,他化名西桐,摇身一变成了王府的长史。

 宁州已经完全在瑞王府的控制之下, 就算有人识得他, 只要王府说不是, 那便不是。

 他在随云清处理了几天奏报之后便快速上手,接过了云清目前的大部分日常事务。

 云清也终于能松口气, 将主要精力用于筹谋宁州的发展上来。

 云清在小朝会上将他正式介绍给众人, 大伙儿都不傻,听云清的意思, 他们以后都要听这名白长史的调遣。

 宁州府衙经过大半年的整顿换血,大多数官员现在都对云清十分敬服。

 虽然见白忱溪年轻,众人心里难免有些打鼓,可他们也知道, 云清看似温和,实则手腕强硬,已经决定的事便不会更改,因此明面上倒都是欣然接受的模样。

 府衙中如今资历最老的便是钱佑才和江净百, 云清直接找了个如此年轻的长史压在两人头上, 其余人都明里暗里地瞥两人的脸色。

 钱佑才笑着向白忱溪行礼,他自知自己的能力,并没指望云清倚重, 再加上他和晏王的交易,根本不敢奢求什么。

 江同知则是愣了愣,却很快调整好表情, 上前行礼。

 这件事便这么敲定下来。

 白忱溪的身份不适合继续住在王府, 云清让人在王府附近买了宅子, 添了下人,供他居住。

 府衙众臣对新来的白长史很是好奇,可没过多久,白忱溪便用自己的能力再次验证了云清看人的眼光。

 云清给他的权力很大,除了需要云清抉择的,其余的奏报全部移交到他那里。

 众人本以为他刚上手需要一些时间适应,可他却都批复得让人挑不出一丝差错。

 甚至陈乐生和负责掌管府库的江同知扯皮扯到了他面前,他也能处理妥帖。

 府衙众人隐隐的不服也在这样绝对的能力压制下消弭无踪。

 而接手了宁州事务的白忱溪也是此时才知道,他的这个小师弟到底有多厉害。

 他没有追问云清的这些本事从何而来,而是全情投入其中。

 他相信,若有一日这天下真能让真正有本事的人去治理,他必当能看见海晏河清的那一天。

 ......

 春耕的事陈乐生已经全部布置下去,四月初一前,早稻便已经全部种下,正常的稻种也已经在准备播种。

 正当此时,府衙又公布了新的肥料。

 毕竟是要用到田里的东西,很多人还是踌躇不决,打算观望。

 不过领了早稻的那批却是想也不想就用上了,他们从一开始就选择相信王妃,那便一条道走到黑。

 转眼宁州的水泥路已经修了大半年,由于是多地同时动工,现在已经修好了大半,只等春耕结束,便能将剩下的修完。

 若说之前只有参与修路的村民对这件事感受最深,感谢云清给他们一口饭吃。

 现在已经修好的路投入使用,百姓们便感觉到了切切实实的便利。

 就算他们只是用人力拉板车,也要比在土路上省力得多。

 再加上水车和筒车的推广,一时之间,各地百姓对云清的赞颂之声不绝于耳。

 “林大人上报有商户打算出钱为王爷王妃立生祠,此事可要加以干预?”

 这日难得闲暇,云清和白忱溪在花园烹茶对饮,白忱溪想起刚才收到的奏报,便提了一句。

 百姓自发修建,本是积攒声誉的大好事,可宁州情况特殊,他便不得不小心对待。

 云清正靠在栏杆边喂鱼,闻言放下鱼食,沉吟道:“让林瑾出面劝阻,那些商户不过是怕我秋后算账,不若多做些善事,给吃不起饭的穷苦百姓发些米粮。”

 况且虽说宁州离京城山高路远,却也不宜如此张扬。

 依照承安帝对功臣的态度,他怎么忍得了有人为贺池建生祠,若有朝一日传进他耳中,他们必定会成为他的眼中钉肉中刺。

 这种风险,最好是能免则免。

 白忱溪点了点头:“现在不少百姓都说王妃是天上派下来的神仙,依臣看来,所言属实。”

 云清撒了把鱼食,笑着道:“师兄就别打趣我了。”

 白忱溪笑了笑,抬手给云清添上茶,他看着湖里张嘴讨食的鱼:“阿清的这池鱼着实养得好。”

 云清看着一池胖撅撅的鱼,眼里有些笑意,不知贺池怎么喂的,他之前不过离开了一个多月,便把他的鱼喂成了这样。

 暮春的阳光柔和地洒下,两人边饮茶边聊政事,阿舒突然从外面跑了过来:“少爷,你看谁来了!”

 云清转过头,阿舒身后跟着一名身着青色衣裙的少女,容貌清丽,行走间却十分洒脱。

 赫然是已有几月不见的黎风禾。

 黎风禾笑着上前福了福身:“表哥,你要的人我带来了。”

 她余光注意到白忱溪,转过头后有些迟疑地道:“白大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