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往事(第2页)

 云清又道:“听龚副将说,西南有处小岛上海鸟粪成堆,将军能不能匀给我一些?”

 崔鸿不解地看着他:“为何?”

 大老远地跑去挖海鸟粪运回来,这是什么费时费力的神奇要求?

 现在双方立场统一,云清不吝分享道:“海鸟粪是极好的肥料,通过堆肥方法便能直接使用,能极大地提高水稻等作物的产量。”

 崔鸿有些震惊,海鸟粪的作用竟然这么大?

 云清道:“我会教给你们农事官堆肥的法子,若真像龚副官说的整个岛都是,那应当数量巨大,宁州的肥料便拜托崔将军了。”

 崔鸿已经被云清层出不穷的手段弄得有些麻木,他点了点头,连要不要给钱都忘了和云清争。

 ——

 瑞王府。

 贺池在烛火上点燃暗报,他随手把快要燃尽的纸条丢入铜盆,眼底沉凝。

 延国的暗线传回消息,虽然没有进一步的情报,但是挞窟部落确有骨索其人,且骨索在今年还一举夺得了挞窟部落的第一勇士,即将和酋长的小女儿成婚,很得酋长赏识。

 延国的势力错综复杂,一些小的部落为了免遭欺压都会依附于大部落,第一部落便是当朝太后的娘家,权势极大,而延国第二大部落挞窟部落自从渡沙死后,这几年私下的小动作并不少,十分可疑。

 虽然骨索的身世还没能找到证据验证,可贺池却有种直觉,云清说的最坏的可能,恐怕多半是真的。

 “继续查,务必小心,万万不可让他们发现不对。”

 “是,王爷放心。”程樾领命,又继续禀道:“左相郑鸿熙这些时日一直没有异状,他的小徒弟沈时予中了今科进士,已经被派往萍州历练。”

 贺池点点头:“他这种老狐狸,自然是不会轻易露出马脚的,再派人盯住沈时予。”

 “是。”

 程樾退下后,贺池坐在书桌边想了良久,才起身回去歇息。

 次日,贺池便找来白忱溪,让他去招募擅长做机关手艺的匠人。

 两位程将军之前针对延军研究的武器他都知道,周武的人能打制刀枪,却不会做精细的机关,他需要有人来负责这一部分的工作。

 白忱溪是自己人,他便直说是要做兵器,但是不会放在明面上。

 白忱溪瞬间会意,这件事不能大张旗鼓地进行,需要暗中寻摸。

 封宁的木匠大部分都被征去制作水车和筒车了,据他所知,这里面的木匠平日里做的多是家具农具,没有谁是专注研究机关的。

 要满足王爷的要求,还需要仔细筛选。

 “白长史,陈大人求见。”

 下人的通传打断了白忱溪的沉思,他点了点头:“让他进来吧。”

 陈乐生带着张至前来拜见。

 种植早稻的人家第二季水稻的插秧已经全部完成,现在已经有不少村子都用上了龙骨水车或者筒车,而陈乐生来拜见的原因就是龙骨水车做出了一个成功的改良。

 “……张大人提出来后,陈木匠也觉得可行,现在新水车便是用这种法子做的,我们试过,确实取水更快了!”

 陈乐生的神情有些激动,虽然不是他的功劳,但是是他带的人提出来的,而且这是王妃鼓励他们积极创新之后出来的第一个成果,他也与有荣焉。

 白忱溪看向张至,笑着夸赞了几句,紧接着道:“此事我会禀明王妃,定有封赏。”

 张至脸色涨红,也是十分激动的模样。

 白忱溪却突然心中一动,自然而然地问道:“张大人是对机关之术有研究吗?”

 张至谦逊拱手:“下官只是对这些感兴趣,看过几本杂书,便学会了一些。”

 白忱溪点了点头,又和陈乐生说起了别的事。

 两日后,瑞王召见张至,亲自询问水车改良之事。

 府衙的同僚无不羡慕,又被鼓起了劲儿,更加投入到自己的政事中去了。

 张至头一次独自面对贺池,心中不免忐忑,他行过礼后,便听上方的贺池沉沉开口:“张大人,你从小跟随同村的张秀才苦读,家中贫穷,科举用的书也是从张秀才家中抄写的,本王想知道,这样的情况下,你是从哪里得来的机关杂书,又是从哪里学来的机关之术?”

 张至没想到贺池竟会去查他,他万万没想到,他只是对水车坐了一个小的改良,便让家中藏了这么多年的事露了端倪。

 他脸色发白,再不敢隐瞒,连忙跪下道:“禀王爷,臣并不是刻意隐瞒,臣实在是有苦衷。”

 他不等贺池再问,便把事情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臣的父亲早年给人做机关暗器,后来遭武林中人追杀,便隐姓埋名来到宁州定居,这些年丝毫不敢往外泄露半分,就是怕招来仇家。”

 这些年他家过得贫苦,他爹却始终不敢再碰木工活,就是怕露出端倪便引来灭门之灾,这些事都是这几年他年纪大了能扛事了他爹才告诉他的。

 他爹怕一身手艺后继无人,也怕他靠读书以后养活不了自己,这两年便私下偷偷教他,他也有兴趣,便学了不少,因此才能在众位经验丰富的木工师傅之前找到改良的方法。

 贺池却不再像之前那样沉着脸,他点了点头:“你父亲身子骨可还健朗?”

 张至有些迟疑地应道:“父亲虽然早年被人打断了腿,有些跛,但是身子骨还是健朗的。”

 贺池道:“本王想让你父亲来帮我做事,你放心,本王绝对会让人保护好他。”

 张至没想到是这个走向,他犹豫了下,大着胆子回道:“臣不知父亲愿不愿意。”

 他爹这么多年没碰,可却惦记着将手艺传下去,他觉得他爹是会愿意的,却也不敢贸然应下。

 贺池并没多说什么,只是让他去信说明情况,如果他父亲愿意,他会让人去接。

 张至松了口气,连连应是。

 张至退下后,贺池把奏报放到一旁,忍不住又拿起了放在盒子里的信。

 信是云清寄来的,画着漫天晚霞和海,是他没有见过的壮丽之景。

 贺池把信和画又来回看了几遍才放回去,他算着信寄出的时间,现在云清应当已经从池县出发回来了,不日便能重逢。

 可惜不能去接他,贺池遗憾地叹了口气,却又因为云清快要回来难掩心中雀跃,

 他看了看桌上的奏报都已处理完,便起身推门往外走去。

 元福公公跟在他身后,一看便知他家王爷又要去喂鱼了。

 他无声地叹了口气,王妃再不回来,这池鱼早晚得被撑死。

 ——

 晒盐池已经开始稳定产盐,制作精盐的方法云清也已交给崔鸿,海鸟粪需要让人去岛上挖了运回来,云清不用在池县等,便没再多留,直接启程回往宁州。

 他们依旧扮作商队,还买了一些耐放的海货水果等当作货品,走得并不算慢。

 一行人前一晚住在村里,经过岳州与宁州接壤的县城时,已经时至正午了,这里离郭渡县不算远,赶路的话半天时间便能到,云清便没进城,下令让众人加快速度,今晚到郭渡县落脚。

 行过半程便已经进了宁州境内,一行人在路边休息饮马。

 云清靠在树下慢慢地嚼着干粮,总觉得似乎哪里不对。

 突然,他咀嚼的动作一顿,这条路上平日里往来的行商算不上少,可今天他们行来却一个人都没遇到。

 领头的侍卫显然也发现了不对,前来询问云清。

 云清抬头看了看天色,他们已经走了大半,若是往回走,定然赶不上进城了,这一路上没什么村庄,若不想露宿野外,便只能往前走。

 云清站起身,语气严肃:“准备出发,加快速度,保持警惕。”

 “是!”

 众人一路警惕,可路上却什么岔子都没有,同样也没有遇到别的行商。

 到达郭渡县附近时离城门关闭还有两刻钟,众人松了口气,转过官道上的最后的一个弯,便能看见郭渡县的城门,马上就可以进城休息。

 可转过弯后,他们却发现本应该大敞的城门此时紧紧关着,城门下有人影攒动。

 他们也终于知道了路上没有商队的原因。

 领头的侍卫正打算让人前去探探情况,城门下的人却已经发现了这边的一行人,齐齐转过身来。

 云清这才看清这些人竟然全都面黄肌瘦,浑身脏污。

 最可怕的却是他们的眼神,不管男女老少,看着他们的眼神都宛如饿鬼。

 云清听见侍卫抽气的声音,下一瞬,那些人便疯了一般向他们跑来。

 ……

 瑞王府,程樾收到急报,他只看了一眼便悚然一惊,当即起身前往主院。

 贺池却不在主院,程樾问过下人后又连忙赶往花园。

 贺池正在亭子里喂鱼,听见程樾的动静悠悠地转过头时,程樾已经快步来到了他面前。

 贺池看到他的脸色就知道不对,果然,程樾压低声音道:

 “昨日突然有一股难民从吉州涌进宁州,郭渡县令不明情况,怕难民伤害城中百姓,已经紧急闭城,灾民在城门外蠢蠢欲动,不肯离去。”

 这消息本身并没有那么糟糕,有灾民摸清楚情况后再做处置就好,可坏就坏在,按照云清的行程,他应该就是今天到达郭渡县。

 若迎面碰上……难民可是会吃人的。

 贺池神情遽变,他连一丝犹豫也无,当即便让人备马准备出发。

 他的声音沉急:“马上传信给薛棋,让他带人去郭渡县,务必保护王妃安全。”

 “是。”

 “马上派人去查,吉州到底发生了什么。”

 ……

 一连串命令发布下去,贺池已经走到了门口,下人已经把马牵了过来,也备好了干粮水囊。

 白忱溪匆匆赶来,贺池已经利落地翻身上马:“白长史,封宁便交给你了。”

 白忱溪连忙应下:“臣定不辱命。”

 马蹄声响。

 他起身抬头,只看到贺池远去的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