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七见喜 作品

第 109 章 番外四·大典(第2页)

贺池听到云清的回应,收紧了横在云清身后的手臂:“那说好了?”

云清笑了笑。

“说好了。”

……

礼部虽然已经开始着手筹备大典了,朝臣们却仍然不死心。

之后的几日,御案上每日都堆满了劝谏的折子,御书房的门槛也险些要被那些迂腐老臣踏平。

如礼部赵大人那般言辞手段激烈的自是没有,可那些千篇一律的劝谏也着实让人心烦。

这日,下朝后朝臣们便又来到了御书房求见贺池,元福公公通禀后众人进入书房,看清房中的情况后却是一怔。

只见已有两日不见人影的云清此时竟也在书房内,正端坐在御案后批阅奏折,而贺池则是搬了个椅子坐在一旁,手边放着糕点果饮,他们进来时他正在往云清嘴里喂葡萄。

几名迂腐老臣当即就变了脸色,只觉得看也不是不看也不是,贺池却神色自若,喂完葡萄后便开始帮云清整理批好的折子。

这幅场景老臣们在先帝在时也不是没有看到过,可问题在于,先帝之前坐的位置是云清那里,而贺池现在做的事,是以前的宠妃做的啊!

乱套了,全都乱套了!

可他们又能说什么呢?总不能说陛下给摄政王喂食不妥,两人是夫夫,这种事哪里轮得到他们管?

众人憋得脸色涨红,只差在脸上写上痛心疾首几个大字了。

云清将手里的折子批完,才抬头看向几位大臣,却似没有看到几人的脸色一般,脸色如常地询问道:“几位大人求见,有何要事?”

众人这才想起他们来的目的,纷纷开始对着贺池劝谏,不知是不是受到了贺池的刺激,今日众人的语气都显得格外慷慨激昂。

只是他们还没说到一半,便被贺池打断了。

“众卿实在反对,朕也不好不顾你们的想法。”

众人闻言瞬间欣喜若狂,没想到磨了几天,竟然真的有结果了,陛下终于想通了!

他们下意识看向云清,似乎想在他的脸上找到一点端倪,却发现云清的脸上不但没有失望怨恨,反而还隐隐透露出一丝同情。

他们正摸不着头脑,便听贺池的声音接着响起:“既然你们实在不愿,朕便让位给摄政王,朕来做他的皇后。”

众人不敢置信地看向贺池,震惊得连不能直视天颜的规矩礼法都忘到了脑后,发现贺池丝毫没有说笑的意思之后,大臣们瞬间便慌了。

毕竟还有贺池将传国玉玺交给云清的前事在,而且贺池从即位起便说一不二,如此荒谬的话从他口中说出,大臣们竟觉得他当真是能做出来的。

众人立即跪伏下去:“陛下不可!臣等并未有此意,请陛下收回成命!”

贺池嗓音冷淡:“众卿可真难伺候,这也不可那也不行,那你们来说说,朕到底该怎么做才合你们的意?”

众人被吓得冷汗直淌,贺池是君,他们是臣,贺池这样说,已经是在赤裸裸地警告了。

他们哪还有心思去想其他,心里只剩下一个想法,一定要让贺池打消念头。

为首的大臣当即表明态度:“是臣等想岔了,陛下和凤君天造地设,凤君能力卓绝,臣等却一叶障目,只知拘泥于男女,实在可笑,请陛下恕罪。”

其余众人也连忙附和,短短片刻间,口风说变就变,不愧是在朝堂浸淫多年的老狐狸,能屈能伸。

半晌后,贺池的声音才传入众人耳中:“既如此,便请众爱卿记住你们今日所说的话。”

众人从御书房出来,互相对视了一眼,心有余悸地抬手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

若是陛下真那么做了,他们便是大瑜的千古罪人了。

贺池的话当日下午便传到了京城的文武百官皇亲国戚的耳中,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次日,御案上再也找不到一本劝谏贺池取消封后大典的折子。

……

七月廿三,六辰值日,诸事皆宜。

今日便是举办登基大典和封后大典的日子,皇宫内廷处处戒备森严,太和殿上也早已提前布置好。

登基大典的流程并不复杂,只是礼仪繁复,皇帝需要带领百官祭拜天地、宗祠,然后回到宫中,乘金舆至太和殿前,登陛阶,接玉玺,颁诏书,受百官朝拜。

只是今日的仪式却和以往有着极大的不同。

从前只有皇帝、也只能有皇帝参加的仪式里,都出现了另一个人的身影。

直到今日百官才知道,尚衣局给云清准备的甚至不是皇后冕服,而是和贺池同样的天子冕服。

而这出自于谁的授意,不言而喻。

百官看着陛阶上并肩同行的两人。

恍惚间,不少人都想起了六年前那场沦为京城笑谈的大婚,那时他们从未想过,这两人竟会在将来拯救大瑜于水火,而后又不顾礼法,共同登上这天下至高的宝座。

朝中众臣或是忧心忡忡,或是充满希望。

大瑜的未来,会在这两人的手中走向何方呢?

长长的陛阶终是走完了。

两人行至一处,转身面向文武百官,礼部尚书开始宣告,群臣跪拜。

贺池转头看向云清,十二旒冕的珠串遮住了他的眉眼,平添几分冷淡疏离。

他就知道,他穿这一身定然好看。

他的清清合该这样,受百官朝拜,万民敬仰。

云清对上贺池的眼神,嘴角扬了扬,整个人便又变得温和起来。

眉眼间的疏离化开,剩下的便只有融融暖意。

两人并肩而立,宽袍下的手紧紧交握,无人知晓。

史官在一旁奋笔疾书,生怕漏掉这场前无古人的登基大典的任何一点细节。

不知为何,他隐隐有种直觉,这对堪称惊世骇俗的帝后,定会成为史书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

后世记载,景清元年七月廿三,帝贺池登基,改年号为景清,封皇后云清为凤君,同掌天下大权,史无前例。

景清盛世,自此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