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泛海集团反做空案(四)(第2页)
不得不说,有根据的做空行为能帮监管发现问题,可后来,事情渐渐变了味儿——看谁都像在造假。otcbb的中企就那么多,小几百家而已,做空机构饿狼一般纷纷扑向这些公司,僧多粥少,有问题的都捉出来了,可做空机构并不甘心,且胃口越来越大,于是恶意做空越来越多,“因”“果”之间毫无联系、各项结论无凭无据、调查过程草率无比,而且明显缺乏对中国的深入了解,只是利用投资者们对于中企的不信任,挥霍之前的信誉。另外,他们早已不满足于otcbb,移到主板,许多优质的中概股也变成了做空目标,比如全国最大的教育集团、全国最大的社区媒体……不少公司运营良好时突然被扣上个严重罪名。
一些公司通过澄清得到了市场信任,股价实现v形反转,个别的还通过诉讼实现完胜,而另一些,孰是孰非说不清楚,一番惨烈的激战后股价依然大幅下跌,甚至主动做私有化退市,最后变成一桩悬案。
此次做空泛海的大空头、全球最大对冲基金灰鹰基金的掌门人就对中企非常怀疑,同时此人也是华尔街上“看空中国”派的代表,2014年那年首次公布自己正在做空泛海,之后几次发表相同言论:
“现在就是做空中国的好时机,中国经济绝无可能一直增长。”
“中国的金融危机或早或晚会到来,那里的多米诺骨牌似乎已经开始倒塌了。”
“这家公司表现太好了,好到不真实。我无法相信这样光鲜的一份财报。”
“在我看来,美国股市上面的几百家大型公司里,这家公司的财务最有问题。”
“我就是无法理解,它怎么能赚这么多钱。”
……
连续不断举红旗却极度缺乏专业性,可神奇的是,不管亏多少,都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当然,他也只是一个代表,基于相同的理由做空泛海的基金实际上有非常多。
泛海、清辉两家公司一再地成为目标。过去两年,伴随一些风吹草动,泛海集团空头头寸都曾达到过1.5亿股左右,占流通股的比例到了7.5%甚至更高,远超第二名,是那一时段华尔街的最大目标。
而这一次,在“看空中国”“质疑财务”的基础上,他列表上的做空理由又多出来足足七条,也无怪他公开抛出做空理由了。
以泛海的巨大体量,想要凭着一己之力打压股价是困难的,但他却完全可以在看跌的基础之上号召号召市场民众,再添一把柴加一把火。
…………
在如此敏感的节骨眼儿上,泛海集团的大股东,俄罗斯的xx基金,又被爆出了大规模减持泛海。记者发现sec官网上显示,该股东上周连续三日抛售泛海的股票,数量超过2000万股。虽然股东表示此次减持完全出于公司自身的原因,希望增加现金流、抵御严峻市场,可一时间坊间还是流言四起——大股东减持,是否代表此大股东已经知道什么内幕了?
第二天,泛海集团上市时曾大量认购的两家基金,也减持了泛海集团。
泛海股价又跌了一些。
“卖出机构的前三位是德意志、xxxx和xxxx,买入机构的前三位是……目前空单总量是……”泛海集团的cfo汇报完了,问,“经总,今晚开个电话会议?这一次就别不管了吧?”
“行。”经鸿一向比较谨慎,他点头,“你们那边辛苦一下,美国那边开盘之前也出一个澄清公告。”
cfo道:“好。等一会儿把会议内容和公告内容发您邮箱。”
与很多企业一样,泛海集团的cfo也是一位女强人,而且平时发火时训人训得特别厉害,不仅嗓门大,还音调高。
经鸿说:“嗯。”
是惯常的应对策略。先召开一个电话会议,邀请券商的分析师们,高管针对一切质疑一一进行答疑解惑。之后发布澄清报告,回应指责、回击空方。有些公司还会聘请独立机构进行调查。
cfo又问:“经总,其实这次确实稍微有点不同。要不要回购一点?中投那边刚才也说它们可以吃进一些。”
还是惯常的操作。公司回购自己股票,稳定股价,也表达信心,而合作的投资银行增持护盘也同样是个办法。中投公司这家央企就常常扮演“护卫”角色,带着一点悲壮意味。
“先不用。”经鸿合上一份文件,看着她,“我这儿有别的安排。”泛海账上很多现金,但目前完全没必要。
cfo点点头,也没问具体细节:“好。”
顿了顿,cfo又汇报了最新情况:“摩根士丹利等之后,美林也重申了‘买入’评级。”
经鸿说:“知道了。”
三步曲之三:外部机构力挺,包括券商、政府、行业协会,甚至债权人——意思是,被欠债的都不担心,你担心什么?
汇报结束,cfo一声长叹,感慨地道:“又又又又做空泛海,之前哪次成功过了?他们怎么不长点记性呢?一次次地做空,一次次地赔钱。去年前年做空泛海的那几家赔了多少?其中几家这次又来了,总觉得这次能翻盘。”
经鸿玩笑道:“那叫‘又双叒叕’。”
“好吧,经总您这浪可没少冲。”
“还行吧,冲得也一般。”一句玩笑过后经鸿又说回工作,“不过这次确实不太一样,部分言论是真实的,还是要小心应对。”
“嗯,我知道。”
“那行了,去准备吧。”
cfo离开后,经鸿走到落地玻璃前,再次望着下面的霓虹闪烁。
的确,泛海已经被那些机构第1001次做空了,做空头寸经常很高,很多时候好像也没什么像样的理由。
然而华尔街的一部分人锲而不舍。
几年前经鸿也曾觉得委屈,想:你们为什么如此看空泛海呢?为什么,就是不相信泛海可以持续增长呢?
可后来他就明白了。
因为泛海、清辉,是中国经济的最大代表。
他们不相信能持续增长的,哪里是泛海,他们不相信能持续增长的,分明是中国。
他们看空的不是泛海,是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