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刀鱼的汁味 作品

第173章 能分好多房子

第174章 能分好多房子

 在几十年后,关于拆迁之类的消息,那可是绝密。

 毕竟一旦消息泄露,怕都不知道得有多少人进行突击加建,以更多的套取拆迁款。

 但时下的情况却不太一样。

 毕竟一来时下的老百姓们都还相对淳朴,脑子里还没有那么多的弯弯绕。

 二来城市改造对于官方来说也还是头一遭,没有相关经验。

 所以在拆迁方案的保密要求之类上,相关方面的要求并不严。

 也是因此,眼见街坊们问起。

 想到这些事即便自己不说,怕别人也会透露出去,杨振便也懒得藏着掖着,直接就将按照官方规划,旧厂街两年之内,应该会改造完毕的事情给说了出来。

 “两年内改造完毕!”

 “而且咱们这边还是最后一批!”

 “那不是说咱们这边的人要想住上楼房,那还得等两年以后?”

 听到这个消息,一众街坊是大失所望。

 不过想到两年的时间虽然的确不短。

 但旧厂街到底也算是四九城内最早开始进行改造的街道之一。

 自己等到底还算知道自己具体还得多久才能住的上楼房,不像是那些压根就没消息的街道。

 一众街坊们原本有些落寞的心情立即就平衡了。

 在盘算着按照自家的房子人头,改造后自家能分到多大面积楼房的同时,不知道多少人的目光情不自禁的便看向了杨振家的房子。

 想到虽说按照现在的改造政策,家庭改造安置面积不但与原有住房面积挂钩,同时还和家庭人口挂钩。

 比方一下就是某个家庭,原有的住房面积只有三十平。

 按照现在的改制政策,家庭如果只是四口之家的话,改造安置的住房面积,那再如何那也不可能超过六十平。

 可要是家庭人口不止四口,而是五口的话……

 那说不定就可能分到七十平。

 六口七口,还有可能更多。

 在人头上,杨振家或许不占优势。

 但问题是人家原有的住房面积大啊!

 现在杨振家这三间半房子,本身就有七十多接近八十平。

 也就是说按照政策,即便没有多余的人头,在拆迁改制之后,那至少也能分到一百四十平!

 要能稍微再补点差价,六七十平的房子,到时候说不定能搞上三套!

 再想到除了大杂院这三间半房子之外,杨振还在老驴胡同购买了一套四合院……

 四合院那房子,连房带院子足足近两百平……

 反正光是想想,周边的邻居们都是忍不住的羡慕嫉妒恨,纷纷问杨振是不是提早就知道要拆迁。

 要不然他怎么会花钱如流水似的,在大杂院买了三间半房子还不够,回头居然又在老驴胡同那边花大价钱把那四合院都给买下来。

 自己的确早知道旧厂街这边要拆迁,杨振自然不会承认,只是说了些运气好之类的搪塞。

 在几个平方的半间房里住了小半辈子。

 本以为能住上这三间半房子,自己这辈子都知足了。

 没想到这还没住多久,原本的三间半房子说不定就能变成三套房……

 任玉华当然也是高兴无比。

 只是在高兴之余,任玉华却也忍不住的担心,担心杨天林杨文华知道这边拆迁,感觉当初将房子那么点钱就卖给了自家吃了大亏,要回来闹。

 “房子他们最初可是卖给的丰收叔!”

 “咱们这房子是从丰收叔手里头买来的!”

 “就算他们真过来闹,那也闹不到咱们家的头上!”

 说着这些的同时,杨振不忘冷笑,心说别说就算闹也闹不到自家头上,就算能闹到自家头上,那又如何?

 自己当初还就是个小科长的时候,就能给他们收拾的服服帖帖的。

 更何况是现在!

 听到这话,任玉华在放松的同时,便也忍不住的打起了盘算。

 表示自家的房子虽然大,但到底人头少。

 到时候拆迁起来肯定吃亏。

 一听这话,杨振便赶紧打住道:“妈,我不是说了我现在还小,想先忙忙事业,暂时不想结婚的事么——你这怎么又来了啊你?”

 “我这不是想着咱们家要能多加个人头!”

 “能多分点房子么?”

 “更何况这次介绍的人还是咱们魏厂长!”

 “最关键的是人介绍的那姑娘!”

 一说到这事,任玉华便忍不住的眉飞色舞,表示魏广龙这次介绍的姑娘不但是干部家庭出身,中专毕业……

 最重要的模样周正。

 “再干部家庭出身,那出身能好的过王媛媛?”

 “而且王媛媛还是音乐大学的高材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