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香草暖走河东 作品

第2384章 杨振廷被处死(第2页)

 且说杨振廷正每日殚精竭虑,训练兵士,严密防守大梁国的偷袭、攻击,突然收到召他回京城的诏书,并且这诏书还是金牌诏书。

 他心中就非常担心,怀疑这是王强给皇帝说了他什么坏话、献了什么奸计,要对他不利。

 但是杨振廷对皇帝、对大虞国非常忠诚,虽然他怀疑这次回去很可能会遭到王强的诬陷,被皇帝惩罚,但他还是义无反顾地安排好边关的防守,回了京城。

 回到京城,皇帝根本就没有召见他,而是直接把他抓进了监牢中,然后宣布了他的罪行,把他吊死在了京城风雨亭中。

 同时把整个杨家八百多口人也全都抄家处死。

 原本因为有杨振廷镇守边疆,不管是大梁国还是周围别的国家,都没有谁胆敢前来侵犯,整个大虞国人们生活得非常和平安定,但突然平地惊雷:

 皇帝下诏书昭告天下,边关元帅杨振廷勾结大梁国,意图谋反,证据确凿,已被处死。

 此诏书一下,整个大虞国之人全都无比震惊、疑惑、恐慌:

 杨振廷大元帅镇守边关十几年,大梁国曾经前来攻打过几次,但每次全都损兵折将,大败而归,从那之后,不管大梁国还是周围其余国家,全都不敢前来攻打了。

 大虞国正是因为有杨振廷大元帅的坐镇防守,国家才得以如此和平安定,现在怎么说他勾结大梁国,意图谋反,并且证据确凿?

 他怎么可能会谋反?

 就是大梁国所有人都谋反,他也不可能啊?

 并且他被杀死、满门抄斩了,那以后谁坐镇边关,防守、抵抗大梁国以及周围国家的攻打?

 天下之大,公道自在人心,杨振廷一直殚精竭虑,训练大军,防备大梁国的偷袭攻击,天下无人不知,他怎么可能会谋反?

 朝中大臣、天下公道之士自然对皇帝昏庸无道、王强歹毒奸诈了解得很清楚,因此许多正义之士纷纷上书朝廷,为杨振廷鸣不平,谴责、痛斥王强心思歹毒、祸国殃民。

 天下各书院、酒楼、茶馆,士子、农夫更是群情沸腾,发誓为杨振廷翻案平反。

 皇帝既然给杨振廷安了谋反的罪名,把他处死了,自然不可能承认自己杀错了人,再加上王强在一边进献谗言,皇帝当即下令,把上书为杨振廷鸣不平的大臣、士子们全都抓进监狱中,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

 并且下令整个大虞国,任何人不准再试图为杨振廷鸣不平、翻案,否则严加惩处,强行把因为处死杨振廷引发的汹涌舆论压了下去。

 既然处死了杨振廷,皇帝便按照王强的进言,任命他儿子王芳为边关大元帅,率领边关大军镇守边关。

 王芳只是王家嚣张跋扈的纨绔子弟,哪里有什么统兵治军、运筹帷幄的能力?他之所以在京城中有一些统兵治军能力的名声,也是王强发动许多人为他宣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