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路上闲谈(一)

    乔澜从芸儿姐弟俩的房间出来,本想着和于夫人告个别再离开,但她听于云諾说其睡着了,所以只好作罢。

    见安顿的差不多了,都巳时三刻了,于子惠就背着背篓,带着乔澜准备回下河头村了。

    他本来是想骑马带她回去的,后来因为背篓里有鸡蛋,最主要的是他担心,乔澜额头上的伤还没好全,万一一颠簸,伤口再裂开就不好了。

    所以,他们俩个打算看看,等出城后,有没有可以搭乘的顺风车,之后再做决定。如果有的话就搭车回,没有的话就两条腿走回去。

    在从于家出城门的路上,乔澜还又跑到一个吃食摊上,买了六个包子,摊主还用荷叶给包了起来。

    她买完,还回过头朝于子惠说,怕他们两个在路上饿着。于子惠笑了下,又从她手里把包子接过去放入他背后的背篓里。

    等两人顺利出了城后,没碰上顺风车。不过,幸好今天是个阴天,没那么热,两人只好步走回去。

    于是,乔澜和于子惠,一边走,一边闲谈。

    他俩闲谈的内容,从两家的家事谈到朝堂上的事,又从乔澜他们村的堡子山、桑河谈到大渊国的名山大川……

    之后,乔澜突然想着他弟弟识字后,说不得要走科举之路,就向于子惠仔细打听起了关于这大渊国科考的相关事宜。

    乔澜经过于子惠的解释说明后,她大概了解了这大渊国的科考制度。

    原来这大渊国科考制度有点类似明朝的科举制度,但也有不同之处。

    相似的地方就在于,也是分成五个等级的考试,那就是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童试就是通过县、府两级考试后就成为了童生。院试就是有了童生资格后,再经过府、州考试,合格后就成了秀才。如果县试,府试,院试连考第一,被称作小三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