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肥二 作品

第二百八十八章 挖坑 缘由(第2页)

 “对了,品兰姐姐!”

 “你还记得上次我们见到淑兰姐姐的时候,她脸上的神色吗?”

 “嗯?”

 品兰被明兰这突然的话题给说得一愣!

 “记得啊!”

 “怎么了?”

 “当时,姐姐不是说她是因为身体不舒服才导致的脸色惨白吗?”

 品兰老老实实地回忆起了那时候的场景:“而且,姐姐她还说那都已经是老毛病了,根本没什么的啊?”

 品兰皱着眉头看着明兰,面上有些不理解。

 “对啊!”

 “淑兰姐姐确实是这么说的!”

 明兰偷偷地笑了笑,活像是只小狐狸般:“不过,品兰姐姐,那你知道我家阿弟他最擅长的是什么?”

 品兰摇头,有些呆呆地回了一句:“不知道。”

 “不过,难道不是读书吗?”

 在品兰的心里面,盛长权最拿手的似乎也就是读书考试了。

 “嘻嘻!”

 明兰捂着嘴,在品兰的耳朵旁,悄悄地道:“错啦,品兰姐姐!”

 “其实我家阿弟,最厉害的就是他的医术了!”

 不待品兰做出什么异样神色,明兰就继续开口说道:“你可知道,就连白石潭贺家的老祖宗也都夸了我家阿弟,说他不俗呢!”

 “而且,贺老太太还说,有时候我家阿弟想出来的方子连她老人家也是甘拜下风的呢!”

 此时明兰的表情有些骄傲,话语里也是满满的得意之情。

 品兰知道,也就是因为这是盛长权所取得的成就,要是明兰自己的话,怕是她绝不会有这般得意骄傲的神采。

 不过,听到明兰说到这里,品兰也终于是听明白了其中的几分意思。

 “明兰,你是说,想让长权弟弟来给我姐姐诊断一二?”

 “嗯!”

 明兰点了点头:“淑兰姐姐不是说那毛病治不好吗?”

 “那还不如让我阿弟试试,说不准,他会有什么办法呢!”

 ……

 此时的盛长权还不知道自家的姐姐已经给他挖了一个坑,他现在正与东府的两位当家人说着这六年来的经历。

 “……大概也就是这些了!”

 盛长权的话才刚一说话,大老太太就立即开口感叹道。

 “唉,你这孩子,当真是受了不少的苦啊!”

 大老太太怜惜地看着盛长权,一脸的关爱。

 “祖母,这也没什么的!”

 盛长权笑笑,说出了自己的收获:“其实,这几年里我虽然是奔波了不少地方,走了不少的路,但我见到的东西却是更多!”

 “不仅是各个地方的风俗地貌,还有许多人与人之间的世故道理,这些都是让我受益匪浅!”

 “而且,跟在我老师的身边,我还更是学到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能更明白诸位先贤写在书卷里的微言大义!”

 “对!”

 此时,盛维也是不由开口发话道:“权哥儿,你那老师我可是见过的!”

 “那当真是学富五车,学问通天的人啊!”

 六年前,徐长卿跟庄老先生曾是先来宥阳这边,所以盛维那时候也是接触过他的。

 回想起自己曾和庄老先生的几次接触,盛维也是不由地点了点头,一脸艳羡地感叹道:“庄老先生可真是个了不得的人啊!”

 “要不是我家的那两个小畜生不入庄老先生先生的眼睛,那我当时还真是想将他们两个塞进你们的队伍,跟着你们一起出去游学!”

 其实,当时的盛维是真的尝试着和庄老先生谈过了这个主意,想要将长松给塞进他们的队伍里,让他跟着庄老先生学些东西的。

 不过,这却是直接就被庄老先生给拒绝了。

 而且,庄老先生还是很不留情面地直接拒绝了!

 或许,是因为那次的游学是庄老先生最后的机会,又或者是他不想要自己传授衣钵的秘密被外人得知,总之,庄老先生是明明白白、干净利落地拒绝了盛维的请求。

 也正是因为那次的拒绝,才会使得盛维意识到自己商贾身份所带来的落差!

 因此,他才会同意李氏的想法,想将淑兰嫁给一个有功名的读书人。

 要不然,若盛维这个一家之主不同意,就算是李氏再怎么想也是徒劳!

 毕竟,嫁女儿一事还是需要盛维主持的。

 “大伯父,您多想了!”

 盛长权摇了摇头,开口为不屑于争辩的老师解释道:“其实,家师之所以不愿意带着两位堂兄的原因,就是因为那时候的我们还不确定是要游历多久。”

 “不过,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绝对不会低于三四年的时间!”

 盛长权看着大老太太和盛维,继续解释道:“祖母,大伯父!”

 “你们想想,若是二位堂兄真的随我在外走了六载的时光,那大伯父的一家子怕是会有些受不了的!”

 “所以,家师才会直接拒绝大伯父的要求!”

 其实,盛长权说的确实是一个理由,但同样的,庄老先生他老人家看不上长松、长梧却也是真的。

 甚至,这后者才是最主要的原因。

 就连徐长卿也不过是因为沾了盛长权的光而已,毕竟,他可是盛长权的人,今后也注定是会为盛长权做事的,因此,庄老先生才会答应带着他。

 不过,这一路上,却也是处处使唤着徐长卿,将他的“真·工具人的”作用发挥到了极致,要不然的话,徐长卿也不能养成那么一个黑壮的身板!

 “是呀!”

 “庄老先生考虑的是!”

 盛维没有说话,大老太太却是点头赞成。

 虽然心里怀疑盛长权的说法,但盛维母子还没傻到会因为这已经过去了的事儿,来与盛长权争辩。

 大老太太看了一眼旁边的儿子,顺着盛长权的说法,道:“若真是要长松他们两个孙儿走了六年的话,那我这把老骨头还能不能活到今天都不一定呢!”

 “啊?母亲!”

 “您这是再说什么?”

 盛维极其孝顺,自然就是听不得大老太太这些话的。

 他想都没想,当即就是起身走向了上首的大老太太,搀扶着她,一脸痛心地说道。

 “母亲,您这不是在折煞儿子吗?”

 “只要您老人家能健健康康的,那儿子情愿长松、长梧他们一辈子都没什么出息!”

 盛维和盛紘一样,都是秉承着抱孙不抱子的态度,在他们兄弟两的眼里,他们的儿子永远都是差劲的!

 反正,投胎成了他们的儿子,那是永远也别想着能得到自家老子的夸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