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其寒 作品

第49章 青楼谈(下)

“我家祖上曾做过走商,偶然间买下这本词家柳三变的亲笔书卷,雨霖铃的名字就来自于此。”

 

雨霖铃双手奉上古卷,柳弊接过来翻开几页,单看里面的字迹,不像是赝品。

 

柳弊虽孤家寡人一个,但柳氏宗族还在,他们认定柳永是自己一脉里的名家,多年来费尽心思去收集那些散落在外的古迹。

 

光这一本书卷,对柳家而言,足够为她换来一辈子的衣食无忧。

 

不过得看与什么来相比,柳弊没有多加思考,就把书卷退还给她。

 

“除非帮我找到贡蟹,不然我没法交差,要么让山不予把玉笛还给我,就当此事没发生过。”

 

雨霖铃又是摇摇头,口口声声说着驭兽师的规矩不能变。

 

柳弊指着她哼哧哼哧几次没能骂出口,只说了句都是朽木。

 

“不懂得变通,死不足惜!我帮不了!”

 

帮了他,谁帮我?

 

雨霖铃哭哭啼啼着,让柳弊心烦意乱,没听到屋外游廊有人走路的动静。

 

一门之隔的游廊上,李文常只是出了门,并未当时就离去。

 

他在外踱步,竖起耳朵偷听里面的谈话。

 

望月楼内部谁也不清楚哪位是自己人,当柳弊闯入时,李李文常还以为他是来为进奏院办差的。

 

想用上贡的名义接近官家,听着玄之又玄,但大道至简,这条路在他看来完全行得通。

 

采蟹使不止一位,运气如此之好的可就这么一位。

 

众多品种的螃蟹里,官家近年来最喜吴江紫须蟹,吴江那边地动的事,也是今早刚刚传到他手里。

 

这场地动造成的后果严重到难以想象的程度,李文常翻遍了进奏院的典籍,唯有那些史书里奇闻异事记载里,才能有与之媲美的存在。

 

吴江官府倒塌崩坏大半,大小官员死伤无数,写信的还是一位主簿,幸存之人找不到主官,只得先让会写字的把内容粗略写了送进京城。

 

李文常所担心的并非螃蟹拿不到手,望月楼的后续计划无法顺利进行。

 

而是吴江地动,据典籍所描述,这场地动很可能只是引子,临安与吴江相隔不远,万一地动顺江而下来到京城,可就是大宋无法承受的灾难了。

 

遍地都是机会,李文常足以预见到接下来的临安城有多疯狂。

 

他加入望月楼实属意外,出于某种不可抗拒的因素,被迫成为其中一员。

 

对于挟天子以令天下的打算,李文常持反对意见。

 

身处恰到好处的位置,却没有参与进来,摆出事不关己的态度,让别人对他颇有微词。

 

此次前来,是避人口舌滥竽充数的,没想到会有意外收获。

 

自己麾下的文书,莫名其妙被望月楼当成了棋子,不仅是棋子,还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他想来探柳弊的口风,再怎样说都是进奏院的人,稍有差池他这位进奏院的主官难逃罪责。

 

柳弊的前尘旧事,他全都知晓,北方人能入官署的,都经过多重盘查,不能让心术不正的人进来。

 

特别是一心想着如何回到旧京的守旧派,时刻都在盘算北上。爱谈论军事的人都清楚,江南门阀沉溺在声色犬马中不能自拔,在临安城的蜜糖水里泡着,谁会把钱花在军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