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其寒 作品

第115章 同哀一事

诗词里写得好,有道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诸葛冕的逝去固然悲伤,北人社得到年轻的魁首,也令人充满无限遐想。

 

北人社建立的初衷,是让北人相互帮衬,在陌生环境里生存下来,不受人欺辱,不被人排挤,仅此而已。

 

连去驰援柳弊,诸葛冕都没动用武力,把忠心耿耿的武士门客们留在家中等待。

 

他觉着去祈福观景不会打斗,带着棍棒足以防身,没想到山匪如此凶猛,真就杀的尸山血海。

 

诸葛慈望着众人安葬父亲,那块无字石碑立起来,有工匠仓促往上面篆刻名字时,伤痛居然出奇变得温顺,平静流淌进内心深处。

 

化悲愤为力量,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

 

虽说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那也是潜龙在渊隐忍不发而已。

 

一遇风雨才化龙,能否安然度过这关,才是考验诸葛慈能走多远的路。

 

“大小姐,北人社不能一日无主,夫子也不能白死!”

 

南阳书院后赶到的书生们,捧着曾经诸葛冕教给的书卷,围着新坟跪倒一片。

 

他们的哀嚎没有持续太久,更多的是义愤填膺,将书卷投入坟前的火盆里,攥紧拳头振臂高呼。

 

发自肺腑的呐喊最是振奋人心,读书识字的年轻人凑在一起,再加上诸葛冕的死讯,这把火再难熄灭。

 

诸葛慈竭力抑制住眼泪不再流出,她必须在抬头时做出抉择,是带领北人社去报仇,还是忍气吞声不予理会。

 

她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原来父亲时刻背负着这种煎熬,在书院点灯熬油,这样的死去,何尝不是一种解脱。

 

她的头脑不如父亲那样缜密,在经受痛苦重创后,无法立刻做出决断。

 

“让我静一静,此事牵扯众多,不便妄下结论。”

 

“大小姐,拖的久了,小心迟则生变!”

 

北人社里不是没有野心家,见到催促无用,语气就显得强硬起来。

 

诸葛慈斜了此人一眼,透出冰冷无情的意味,吓得对方赶紧闭嘴不再说话。

 

“十二个时辰之后,诸位请来南阳书院,我会告诉大家我的想法,现在还请给我和父亲一些独处的时间。”

 

书生们遵命,听话地先行离去,临别前还不忘拱手而别。

 

几个平日里的刺头,多有不甘心的想要继续说,诸葛慈手掌摸在腰间挂着的链子锤上,紧张的气氛迫使他们也转身告退。

 

北人社不可一日无主,失去主心骨的北人,如无根之浮萍,会很快被湍急的浪潮冲刷殆尽。

 

诸葛慈何尝不知这个道理,自古以来任何家族、村落,想要长久存在,必然要使些非常手段。

 

她心乱如麻,根本拿不定这主意,跪坐在石碑前,对着新刻的字发呆。

 

不久前还叮嘱自己乱世已至,要多加小心的父亲,转眼间就变成这些歪歪扭扭的刻痕,她甚至不认得这几个字了。

 

“父亲,如果是你的话,会怎样做出选择?”

 

诸葛慈的发问无人回应,只是在墓园的另一端,同样有簇火苗升起,还有个清脆的啼哭声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