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无形的影响
苏筱宝考取省状元之后,一切好像都没变,但好像又翻天覆地地变化了许多。
第一件事就是,家惠姐终于成功离婚了。
苏筱宝在县里的第一场演讲,提到了大家口中,她是衡县有史以来第一个省状元这件事。
她说:“不是衡县的师资不够强,也不是学习氛围不够浓厚,更不是我们的智商,比其他城市的学生低了多少……而是我们很多天才,都早早埋没在黄土地里,困在柴米油盐生孩子里。从我的农村老家到县城,只有三十公里,但很多和我一样大的女孩子,一辈子都走不完。”
当时省里来的领导就坐在台下,县领导出了一脑门的汗。
后面听说各乡镇就加强了教育工作,还抓了几个拿未成年少女换取彩礼的典型,对他们的父母进行批评教育。
黄庄大队的大队书记也找黄西一家谈话,黄西家才不得已答应离婚。
苏家惠拿着紫红色的小本本,压在心头的大石头终于被搬开。
苏向民眼里带着几分愧疚,几分讨好:“妮儿,你啥时候回家住?”
苏家惠看着破旧的小平房,里面藏着她所有的眼泪、苦涩,藏着对家的依恋,也藏着挨不完的骂,听不尽的赔钱货。
“我不回来住了,在县里面挺好的。”苏家惠笑一下,像是解开了捆在身上的绳子。
她在县里租着一室一厅的小房子,吃得好睡得香,干嘛要回来呢?
她头也不回地走了。
苏向民期待的眼神变得暗淡,没有等到女儿的嘘寒问暖,父女关系也没办法再修复到从前。
孙大娘冲出来:“啥!人走了?她挣的钱呢,不知道给家拿点儿吗?”
“孙婆子还想好事儿呢,作得孙子孙女都不跟她亲了。”王秋霞说。
毛蛋奶奶哼:“她反正活够了,折腾家里其他人。”
“对喽,趁着筱宝还没去上大学,你赶紧请教请教,把鑫鑫的辅导班给定喽。”
王秋霞一脸灿烂,“我知道,人家太忙了,我总得找个得空的时候去吧。”
自从苏筱宝说过鑫鑫聪明之后,王秋霞也越来越注意到了。她儿子连一元一次方程都学得焦头烂额,但闺女写数学题跟吃了个计算器一样,再加上隔壁秦芬芬的洗脑,王秋霞渐渐转变思想,开始重点栽培姑娘。
她婆婆一开始说她吃错药,但是事实胜于雄辩,孙女一张接一张的奖状,让她婆婆也闭嘴了。
鑫鑫今年刚上梦溪,就拿到了奖学金,老师建议他们给孩子找个专门的竞赛辅导班。
秦芬芬那天说了一句:“再过几年,咱们村能不能出第二个女状元,全靠你们家鑫鑫了。”
七旬老太顿时燃起一腔热血。
筱宝能考状元,都是一个村,一个老祖宗的,谁又不比谁基因多好,他们家鑫鑫难道就不能吗?
筱宝可说过,鑫鑫比她还聪明呢!
反正苏筱宝现在说什么,在这群妇女眼里都是权威。
村东头的石头上,又一群婶子坐着聊天,这回的话题是——
“难道说小姑娘真的比小男孩聪明?”
“不见得,我觉着是小姑娘坐得住,比小男孩肯学。”
“可别提了,我家那个按在那儿让他背书,死活都背不下来,考得分还赶不上他姐的零头。”
一个两个是这样就算了,但苏家庄但凡家里一儿一女的,都是女孩儿成绩好。
“我看咱村旺闺女。”赵奶奶煞有介事地下结论。
苏筱宝觉得,可能和剧情设置有关,书里苏家庄全村扶弟魔,既然是扶弟魔,也得有能力才能扶。
于是乎,苏家庄的父母思维开阔起来。
以前是,儿子不好好学习,有的哄着劝着,有的往死里打。
但现在不好好学?可以,滚出去打工去,别在家浪费钢镚儿,耽误你姐你妹考状元。
村里越来越多的人也都往城里搬迁,能买房的买房,暂时没有条件的,租房也要让孩子走读。
都开始复刻苏志梁家当年的状元培养历程。
秦芬芬和苏海峰不仅买了房,还租了商铺,做服装生意。
她说:“不会找路子,还不会跟着学吗。”
眼看着苏二哥家日子蒸蒸日上,他们还守着老家的一亩三分地,等着吃土呢?
一个暑假,小食甜记赚了过去一年的营业额。
杨爱芸拍板决定:再开一家分店!
苏家惠磕巴:“再开一家……婶子,咱们忙不过来吧。”
“地方我看好了,就在成华校门口,装修好以后让家惠来当店长。”
苏家惠一愣,然后疯狂摆手:“我不行,婶子,我就做个吃的还行。”
苏志梁笑着说:“当了店长给你涨薪。”
“我现在拿的钱够了。”苏家惠很知足,婶子给她开的工资比大学生还要高。
“家惠,你必须得行,婶子这个店可是一定要开的,到时候人手不够再给你招两个。”
苏家惠倒吸一口气,要当店长,还要管人,压力好大啊。
……
林叡目睹了这一切的变化,也看到了苏筱宝身上散发的能量到底有多大。
十三场公益演讲,她走遍了省内每一个贫困县。
也许某一个瞬间,会种下新生的种子,会扇动一个人苏醒的祈望。
等这次的演讲历程结束,也到了暑期尾声。
苏志梁在大酒店包了整整五十桌的场子,亲朋好友邀请一遍。
苏筱宝挨桌敬茶,喝得撑得慌,就把林叡推出去介绍:“这是我京大的表哥,来来来,表哥你敬大家一个。”
敬到叔叔伯伯桌的时候,一个不认识的女人突然凑上来。
苏筱宝本来以为是哪个不熟的亲戚,可苏志梁看到了以后,脸色一黑。
他把刘强拽到一边,质问:“你来砸我闺女场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