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开垦荒地

郭晓莹看着那点钱,再看看这间风雨飘摇的茅屋,心沉到了谷底。

 

这点钱,在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能撑多久?

 

“晓莹。”陈诚一把攥住她的手,力道很稳,“咱们去买地。”

 

“买地?”郭晓莹怔住了,“就这点钱?能买到什么地?”

 

“能买到最好的地。”

 

陈诚的口吻里,有一种郭晓莹从未感受过的东西。

 

那不是赌徒的狂热,而是一种对未来一切尽在掌握的绝对自信。

 

他没理会村里那些挂牌出售的熟田水地,而是领着郭晓莹,径直走向村子最东头,那片人人绕着走的乱石岗。

 

那是一大片向阳的缓坡,除了半人高的茅草和遍地的碎石,几乎寸草不生。

 

村里人都说,那地方邪性,地气全被石头吸干了,种什么死什么,纯属白费力气。

 

村口几个闲汉瞧见陈诚夫妇俩又往那边去,顿时来了精神,吐着瓜子皮,指指点点。

 

“嘿,看那城里来的傻子,又去相那块破地了。”

 

“我看是得了失心疯,好好的水田不瞧,天天盯着一堆石头疙瘩,能看出金子来?”

 

“听说了吗?他真打算买下来!啧啧,钱多烧的!”

 

那些话像针一样扎过来,郭晓莹脸颊发烫,下意识地躲到陈诚身后。

 

“陈诚,他们都说……这地不好。”她声音细若蚊蚋。

 

陈诚却恍若未闻。

 

他蹲下身,再次抓起一把土,捻在指尖,凑到鼻子下闻了闻。

 

那架势,不像农夫,倒像个鉴宝的宗师在品鉴稀世珍品。

 

废地?

 

在所有人眼里是,在他眼里,这就是一块风水宝地。

 

土质偏砂,富含特殊的矿物,排水性绝佳。

 

别人眼里存不住水的劣土,恰恰是种植一种作物的完美温床——红薯。

 

不是这个时代干瘪瘦小的山芋。

 

而是他脑子里,那种经过后世无数次改良,个大、皮薄、甘甜如蜜的极品红薯!

 

这种红薯,耐旱,耐贫瘠,产量能吓死人。

 

一亩地的收成,能顶得上这里五亩水田。

 

更重要的是,这缓坡之下三丈深处,藏着一条地下暗河。

 

只要打口深井,水源便能源源不绝。

 

这些,是这个时代的人,绞尽脑汁也无法洞悉的秘密。

 

这,才是他陈诚安身立命的真正本钱。

 

不是刀,不是阴谋,而是这颗脑袋里,跨越了数百年的知识。

 

“村长,这片地,我要了。”

 

陈诚领着郭晓莹,直接找到了下河村的村长。

 

村长是个干瘦的老头,正吧嗒着旱烟,听了陈诚的话,耷拉的眼皮都懒得抬一下。

 

“那片破地?你要它做甚?白送都没人要的玩意儿。”

 

“我瞧着地方大,开出来养鸡养鸭也使得。”陈诚憨笑着,递上一包成色不错的烟叶。

 

村长掂了掂烟叶的分量,这才慢悠悠地吐出一口烟圈:“行吧,你非要当这个冤大头,我也不拦着。那地没主,是村里的公地。你给十块大洋,再出把力气,把村里通往镇上那座破桥修了,地契就是你的。”

 

十块大洋,再加修桥的工钱,几乎掏空了陈诚大半的家当。

 

但在他看来,这跟白捡没两样。

 

地契签下,红手印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