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车队会议(第2页)

 听着队员们充满憧憬的讨论。 

 陈默的脸上却露出一丝无奈的苦笑。 

 “都先冷静一下。” 

 他开口打断了众人的幻想。 

 “事情没那么简单。你们想过没有,一下子多出几百上千,以后甚至是上万人。“ 

 ”大家吃什么?喝什么?住在哪里?我们现在的几辆车,能装下多少人?更关键的是,怎么管理?” 

 陈默一连串的问题。 

 如同一盆冷水。 

 瞬间浇熄了频道里的火热气氛。 

 所有人都沉默了。 

 开始真正思考这背后的难题。 

 “陈默说得对。” 

 王建国粗重的声音响起,带着一丝凝重。 

 “这事儿不能想当然。咱们现在三十多个人都得分成好几个小组,以后几千人……那简首不敢想。一步走错,别说壮大车队了

,我们自己都可能被这庞大的担子给活活拖垮。” 

 一时间,所有人都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招募新人是天大的好事。 

 但如何消化这股力量,却是个天大的难题。 

 就在众人一筹莫展之际。 

 一个妩媚又理性的声音在频道里响起。 

 “这其实是一个管理学上的问题,而不是一个单纯的数字问题。” 

 说话的是沈晚晴,她没有众人那么激动,反而异常冷静。 

 “我们不能用管理一个三十多人小队的思路,去管理一个几百、几千人的社群。” 

 “这就像一个初创公司,不能在只有十个员工的时候,就去幻想管理几千人员工的场景。” 

 她的话,让人不自觉地冷静下来,跟着她的思路去思考。 

 “团长之前给大家分配任务,让大家各自负责一块,这种小队模式其实就是最基础的管理架构。“ 

 ”我们现在要做的,不是推倒重来,而是在这个基础上,搭建一个更清晰、更完善的组织框架。” 

 沈晚晴顿了顿,似乎在组织语言。 

 “我们可以把整个车队,划分为几个大的部门。比如战斗部,负责对外作战和安全警戒,人多起来甚至需要维护团队内的秩序。还有后勤部……医疗部……” 

 “至于那些新招募的‘往生者’,可以根据他们的特长和能力,分配到不同的部门里去,作为附属成员,由各个部门的负责人首接管理。” 

 “这样一来,陈默你作为总指挥,就不需要事事亲为了,只需要抓住几个部门的负责人,就能掌控整个团队的动向。我们把权力下放,责任也下放,层层管理,才能把所有人的力量,拧成一股绳。” 

 沈晚晴的一番话,条理清晰,逻辑缜密,瞬间为众人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这个办法好!”林雪立刻表示赞同,“特别是招募的时候,可以优先招我们急需的人才。” 

 “没错。” 

 王建国也说道。 

 “战斗人员也要精挑细选,不能是个活人就要。”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原本令人头疼的难题,在集思广益之下,渐渐有了清晰的轮廓。 

 陈默静静地听着,心中那块石头,也终于落了地。 

 他知道,自己最大的财富,不是那个神奇的系统。 

 而是身边这群可以把后背交给彼此。 

 愿意为团队的未来一起努力的伙伴。 

 “晚晴姐说得对,我们不能一口吃成个胖子。” 

 陈默在频道里做了总结。 

 “就按大家说的办,先建立起基本的管理架构。等下次进入那个世界,我们先招募一小批人,以黑石避难所的成员为主,把这套管理体系运行起来。“  ”等模式成熟了,再逐步扩大招募规模,一步一个脚印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