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再问!

周砚修用饭都有时辰,这是头一次半下午的时候就用上了晚膳。

 

同住在县衙的季允之和秦姑姑也被拉了来,秦姑姑显然对于在后院见到崔清漪这件事十分的震惊。

 

当然这种震惊不是因为近日街上盛传的谣言,而是出于其他方面。

 

周砚修将崔清漪带来一种全新食物的事情和两人说了,季允之瞧了崔清漪一眼,诧异的挑了挑眉。

 

秦姑姑则是好奇的去看桌子上的土豆宴。

 

崔清漪同座,可桌上半晌没人动筷,崔清漪又不是来吃饭的,于是乎老老实实的等着主人家先动筷,直到秦姑姑眼神示意她才恍然大悟。

 

心里高呼一声,万恶的封建帝国。

 

将桌子上每道菜都夹了一点放进自己面前的餐具里,挨个尝过之后崔清漪真的很想给自己竖个大拇指,土豆子真的百吃不厌!

 

周砚修不用别人伺候,跟着崔清漪的动作夹菜,蒸熟的土豆绵软细腻,带着特有的清甜香气,一口下去便知这确实是个好东西。

 

和季允之交换了个眼神,周砚修放下筷子,“崔先生想用这东西从我这里换什么?不妨直言。”

 

这东西崔清漪得到的时日不短,但今日才带着登门的目的周砚修再清楚不过。

 

可这东西又确实如她所言可造福大晋万民,作为第一个发现者只要她提的要求不过分,周砚修想他都可以满足,哪怕是爵位!

 

忙了一下午终于进行到了正题,崔清漪松了口气,她站起身再度朝着周砚修拜了拜,“大人,民女本想将此物在明年开春后再种上一茬看看产量之后再送来给您,之所以今日来确有私心。”

 

要讲一个很长的故事,崔清漪停顿一下深吸了口气才继续道:

 

“民女出身临水崔氏,十五岁时曾嫁于清河陈家大房长子陈临安为妇,婚前不知陈临安和其舅家表妹感情甚笃,早已私定终身,自我嫁入陈家起便是横在有情人中间的阻碍。

 

陈临安将民女看做拆散他和心上人的罪魁祸首,成婚后始终不愿与我行夫妻之礼,冷言冷语更是家常便饭。

 

大前年陈家以五年无子之事将我休弃,赶我离开时甚至不愿意让我带走嫁妆。

 

我万念俱灰但心里念着好歹还有爹娘兄弟,带着满腔思念回了临河县,可爹娘嫌我坏了名声恐带累兄弟,将我拒之门外。

 

后亲娘袁氏和舅家合谋要将我送去京城给官老爷做妾,崔氏早有祖训,凡崔氏女子一律不许与人做妾。

 

我事先得了消息才在崔家五爷的主事下和崔氏断了亲,自此对外不可自称崔氏族人也不可利用崔氏的声名为自己谋利。

 

这几年民女一直恪守约定,没占崔氏一丝一毫的便宜。

 

可我如今才知,这世上只要扯到一个孝字就没道理可讲,人都说初嫁从亲,再嫁从己,可但凡爹娘想要拿捏你,女子便没有别的活路可走。

 

如今我的亲娘和我的亲娘舅,在东平县肆意散播流言,若是我不妥协不将我如今辛苦得来的一切双手奉上,不乖乖回去听家族摆布嫁人为妾,用我的血肉替幼弟铺路,她们就要彻底毁了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