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举头三尺有神明
参观结束的当天,响马哨招商告示就分发给了这些人,唐团长、赵副团长和陈参谋长齐齐端杯感谢,给大家添麻烦了。
很快,吉林东部各地乡、镇、县城的街头,陆陆续续都张贴了上去。
第二天,唐枭搬进了他的府宅。
左右两套宅院是给陈卫熊和赵木的,可这两个人都不想要。
唐枭急了眼,这俩人才消停,各挑了一套,就在他家左右。这两座宅子也是三进院,不过没有左右跨院,规模相对略小。
杜小山的警卫排二十八人同时进驻了团长家,家里的厨师、佣人、园丁、杂役等等,三天后全部到位,都是贾宝鱼和刘二在那些流民中挑选出来的。
话说这俩人干营长真屈才了,眼光毒辣,挑选的人十分合唐枭心意。
陈卫熊见这种情况,于是央求两个人也帮帮忙。
没两天,他家也有了佣人和厨师。
只有赵木,宅子要了却不住,天天腻在军营里面,唐枭也没办法。
三天后,吉林东部地方保安团各营都张贴出告示,所有排、连、营级指挥官结婚,周团长会赠送一套城中东南域或西南域的小院儿!
班长或普通士兵成家,与响马哨原居民待遇一致,半价出售。
到了八月中旬,原居民陆陆续续回来了一百多户人家,合计超五百人。很快流民中也有六百余户人家出了钱,拖儿带女,高高兴兴搬进了新家。
开局不错,有了这几千居民,响马哨也有了人气,一下子就热闹起来。
附近乡镇的一些木匠、卖杂活和卖家具的商家,都跑来了响马哨,在西城门前摆上了摊子,锅碗瓢盆、炕桌和炕席销量惊人。
第一间商铺也很快卖了出去,是四营营长许大炮带来的,是在依兰县城开粮栈和农具店的王老板,他想开一家粮栈。
唐枭很高兴,给已经上任的招商局局长曲子明写了个条子,打了个八折。
王老板十分开心,当晚还宴请了许大炮。
西门前摆摊的商家赚了钱,纷纷开始打听铺面价格。
招商局紧挨着街心花园,是栋古香古色的二层小楼,周围几栋暂时还空着,那里陆续将是镇董办公室、司法处、警察所、税务局、教育局以及邮政局等机构的所在地。
这天上午,曲子明带着一个身着黑袍的洋和尚走进团部时,唐枭刚散出人,召集陈卫熊他们过来商议赌场筹备等事宜。
汗水浸透了唐枭的短褂,黏在后背上,让他本就烦躁的心情更添三分火气。
“老曲?”唐枭抬眼,有些意外,“正要差人去找你。”
曲子明侧身让出身后之人:“这位是哈尔滨‘耶稣圣心主教座堂’的魏允济主教,特意来拜访响马哨的当家人。”
唐枭这才仔细打量这个洋和尚。
洋和尚一身漆黑长袍,衣领紧扣着银质十字架,袖口虽已泛白却浆洗得一丝不苟。他颧骨高耸,灰白的胡须修剪得整整齐齐,宽边教士帽帽檐投下的阴影,掩不住他深陷眼窝中那双沉静的眼睛。
见唐枭在看自己,魏允济施了个礼,抬手用一方亚麻手帕擦拭了一下额头的汗水。
“坐吧!”唐枭说。
两个人落座后,杜小山很快就把茶水端了上来,随后就站在了一边。
“魏主教远道而来,所为何事?”唐枭点燃烟袋,青白色的烟雾在闷热的空气中盘旋。
“周团长,”魏允济的汉语带着法国腔,但咬字清晰,“我被罗马教廷任命为吉林代牧区宗座代牧,管辖包括哈尔滨在内的吉林及黑龙江部分地区!1906年,我主持修建了耶稣圣心主教座堂,推动着哈尔滨天主教社区的规范化,服务欧洲侨民,尤其是波兰、法国等移民,以及中国本地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