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新书 作品

第183章 一箭三雕(第2页)

 下意识就要点头答应。 

 就在这时,几双充满嫉妒的目光突然被陈伟南察觉到。 

 顺着这几道目光看过去,以大伯为首的好几个社员全都满脸嫉妒看着自己,眼睛通红通红,一副恨不得吃掉自己的架势。 

 显然这些人正在眼红自己一天挣十多块钱的事儿。 

 再想到之前队长,书记,还有老爹提醒自己:为了提升自己在生产队的威望,将来好接任队长一职,最好不要轻易得罪人。 

 要是有条件,能跟生产队大部分社员打好关系就更好了。 

 脑子一转就冒出一个新想法。 

 反正自己也不缺帮别人杀猪的几块钱,但又不能免费帮别人杀猪,为什么不能把工钱换成猪肉呢? 

 反正他们杀完年猪后多出来的猪肉也要送到公社去卖,与其换成钱以后给自己,还不如直接给猪肉,让大家省点儿事儿。 

 一家不要多了,两斤五花肉就够了,合两块四毛钱,这些请自己杀猪的社员还省了几毛钱,肯定会记自己的好。 

 这么一来,那些嫉妒自己的社员反而不好嫉妒了。 

 毕竟自己帮大家伙儿省了钱,而且还没有直接收钱。 

 这时候肯定会有人说:你自己家里都有两头年猪,帮社员杀一头年猪要两斤五花肉,生产队四五十头年猪加起来就是上百斤猪肉……吃的完吗? 

 说到这件事儿,那就不得不说生产队任务猪跟年猪的具体情况。 

 陈伟南家的四头猪因为一直吃粮食,营养搭配全面,还在猪食里加了大量鱼粉跟骨粉,全都长到了三百斤以上…… 

 最大一头猪甚至长到了三百六十多斤。 

 用老人的话来说,这么大的肥猪杀了以后,猪肥膘最少有五指厚,属于这个时代所有人都想买的肥肉。 

 不出意外,只要自己放出卖年猪的风声,收购站肯定会抢着过来买走所有猪肉,根本不需要自己送到公社一点一点去卖。 

 但对于陈伟南来说,家里不缺油水,相对而言他更喜欢吃瘦肉多的猪肉。 

 生产队其他社员家里养的年猪显然更合他胃口。 

 除了陈伟南家里的四头猪,生产队最大一头猪只有两百一二十斤。 

 其他任务猪跟年猪基本都在一百七八十斤中间。 

 大伯家的两头猪因为初期没喂好,中间吃了一个月猪草,没有吃粮食,都只长到了一百三四十斤。 

 正常情况下,一百七八十斤猪的猪肥膘只有三指厚,那些瘦肉多一点儿的五花肉更加符合后世老百姓饮食习惯,也是陈伟南最喜欢的肥瘦程度。 

 他决定把杀猪换回来的五花肉全部留在家里熏成腊肉,自家肥肉全部卖给收购站,争取换一张收音机票回来。 

 这么一来,家里钱也走了,大家都喜欢吃的五花肉也有了,还能赢得生产队大部分社员好感,可谓一箭三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