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落地海城

  跟华盛的合作持续谈了三天,最后敲定了在华盛海城产线上共建联合研发中心的合作形式。

  华盛提供数据、算力和测试产线,灵犀提供核心技术团队和专利技术。

  这属于是轻量级研发合作,但具体的框架协议和专项附件完成起来没那么容易。

  现阶段,卫柏只跟华盛签约了谅解备忘录锁定意向,其他的得慢慢来,尤其涉及到专利评估,需要iplytics等机构审计sep价值。

  这些都是急不来的,三个月能搞完都算效率极高了。

  后续要做的工作很多很杂,但现在合作意向已经完全敲定,灵犀这趟来京城的任务圆满完成。

  周日,也是五一假期的最后一天,卫柏几人返程回海城,只把于和光留在京城做一些收尾工作。

  “这趟可真是爽,”早晨,吃完金拱门等飞机的时候,刘畅感慨,“早两年跟着蒋哥于哥到处求人给投钱的时候,人家连个正眼都不给。”

  “谁能想到,短短一年的功夫,不光不用为钱发愁,连数据和产线上的问题也解决了。”

  卫柏说:“其实就算没有华盛,等六月论文发了,也会有很多大公司朝我们抛橄榄枝。”

  “那不一样,”蒋祥看向卫柏,“其他公司想的是怎么从灵犀身上赚钱,到时候,一些手段之下,这家公司还能不能是我们的都不一定。”

  “而华盛,谈判非常公正,有些时候甚至可以说是在服务我们。”

  “要是没有你跟谢学妹,这种好事怎么会落到灵犀头上?”

  “这是双赢的事情,”卫柏说,“很快,他们就会知道,这次合作非常值得,它会让华盛科技一跃成为生物医疗领域真正的巨头。”

  谢木蔓重重点头:“嗯!”

  灵犀发展,华盛赚钱,赚了钱给灵犀花。

  完美,嗯。

  其实,在刚认识卫柏的时候,蒋祥就很想问卫柏一句——

  你怎么确定灵犀一定能赚到钱呢?

  如果材料的稳定性一直不好,或者是这种非侵方式不被大众认可,又或者是遭遇一些政策上或商业上的手段……

  创业这条路上,各种意外情况实在太多了。

  所以投资者在投资项目的时候,更倾向于那些能快速回本、稳定性高的项目。

  这也是灵犀一直很难融到钱的原因。

  作为灵犀的创始人,蒋祥都不不敢说灵犀一定能赚到大钱。

  但卫柏一直就非常坚定,这种坚定感,重重传递给了整个团队。

  蒋祥思索了又思索,今天也没问出那句“你怎么确定灵犀一定能赚到钱呢”?

  他想,到了现在,其实已经无需再问了。

  灵犀,毋庸置疑,一定能拿到好的结果!

  先是快速应对公关事件,再是促成跟华盛的合作,一系列事情下来,就像是积累在胸腔的阴霾轰然消散,阳光和微风装满心腔。

  蒋祥觉得,他又找回在海大时的那股冲劲儿和希望了。

  “各位旅客请注意,您乘坐的东方航空mu1234航班即将开始登机,请您登机时出示登机牌和有效证件,谢谢配合。”

  卫柏:“走了,登机了。”

  蒋祥站起来:“好。”

  这次回海城,一切就已经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