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装备选择
陆诚的话锋一转,指向了更实质的内容:“番号的问题解决了,这是我们的名。接下来,议一议集团军的实,编制的问题。
我们目前采用的是6+6的模式,即6个合成旅作为地面突击主力,再加上6个支援保障旅(炮兵、防空、特战、陆航、工化、勤务支援)。
这个框架是基于前期作战需求和资源限制制定的,现在随着作战环境的变化,你们看看,这个编制结构本身有没有需要调整的地方?或者说,在现有框架内,哪些作战单元需要进一步加强?”
这个问题显然需要更深入的思考,付金年和何志刚都没有立刻回答,而是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大约过了两三分钟,何志刚抬起头:“首长,政委,从整体编制框架来看,6+6的模式在现阶段是合理的,覆盖了主要作战和保障职能,暂时没有改变的必要。
但是,我们确实需要对部分一线作战单位进行深度强化,这次升级带来的装备红利,正好提供了绝佳的契机。”
他身体微微前倾,语速稍稍加快:“首先,要落实上次已经议定的方案,在排级增设一个火力支援班,然后在连级增设一个速射型车载迫击炮排。”
“然后,是这次升级带来的新质战斗力,必须大幅度向一线倾斜。我的具体建议是,给每个步兵班,配备一只多功能机器狗和一辆小型无人侦察车。
在排级则要配置若干辆武装型无人突击车,以及数架小型察打一体无人直升机和一批单兵巡飞弹。”
说到这里,何志刚的神情变的很是兴奋:“这些无人装备的增加,将极大的延伸班排单位的感知范围、打击距离和持续作战能力,同时最大限度减少人员的伤亡风险。”
他顿了顿,抛出了一个更为大胆的想法:“除了基层火力,我认为集团军炮兵力量的配置层级也需要调整。155mm口径的重型榴弹炮,应该考虑下放到旅级炮兵部队。”
“哦?”陆诚对这个提议很感兴趣:“你是说,把pCL-181这样的先进卡车炮,直接配属给合成旅?”
“是的,首长!”何志刚仔细的解释起来:“pCL-181卡车炮,有着高度集成化的优势,更重要的是,它的机动性无与伦比,可以快速部署、快速转移、打了就跑。
在目前升级战区遥遥无期,空中支援无法落实的情况下,我们面对动辄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尸潮,或者进行大城市攻坚时,旅级部队自身的远程火力支援就变得至关重要。
而且,pCL-181的后勤负担相对传统履带式火炮要小得多,完全在旅级保障能力范围内,有了它将极大程度上提升合成旅的作战效能!”
何志刚说完,目光炯炯的看着陆诚和付金年。
付金年仔细思索了片刻,缓缓点头:“老何的考虑非常全面,也切合实际。火力下沉,特别是这种兼具威力和机动性的重火力下沉,对提升部队韧性,降低对上级火力依赖度确实大有裨益。
至于无人装备的普及更是未来发展的方向,早配备早形成战斗力。我完全同意参谋长的意见,没有要补充的。”
陆诚心中其实早有类似想法,何志刚的提案正中下怀。
他满意的点点头:“好,分析得很到位。既然你们意见统一,老何,会后你们参谋部立刻着手,根据这些原则,结合新到装备的具体参数,拿出一份详细的集团军编制调整方案,细化到班排装备表,尽快报给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