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南九道 作品

第217章 大军开拔

江宁望着眼前那满身污垢、遍体鳞伤,几乎没了人样的钱谦益,不禁冷笑一声。

 他心里想着,这老家伙在历史上因一句“水太凉,头皮痒”,最终投降了满清,没想到如今竟还能在此发挥点儿“价值”,用来给大军祭旗。

 随即,江宁下令:“拉下去,斩了祭旗!”

 几名士兵应声上前,径直拽着钱谦益的衣衫,将他拖到大纛之下,狠狠按倒在地。

 只见士兵腰刀“唰”地出鞘,寒光一闪,手起刀落。

 刹那间,鲜血四溅。

 待这死囚一斩杀完毕,祭旗之事便算完成。

 紧接着,江宁一声令下:“大军开拔!”

 随着江宁一声令下,十万大军浩浩荡荡地开拔出征。

 一路上,京城百姓纷纷赶来送行。

 江宁骑在马背上,看着这些前来送行的百姓,转头向老魏问道:“魏公公,这些人该不会是你特意安排的吧?”

 老魏一听,当场不乐意了,委屈的道:“江大人这说的是什么话!

 咱家岂是那种人?

 想来是这些百姓感念皇上的圣明,知晓大军是为大明而战,自发前来送行的,真不是咱家安排的呀!”

 听了魏忠贤这番话,江宁不禁微微一笑,心想自己确实是多虑了,于是赶忙笑着说道:“魏公公,实在抱歉,是我想岔了。”

 魏忠贤这才转幽为喜,脸上又露出了笑容。

 因军情十万火急,江宁与曹文诏、赵率教二人商议行军路线。

 一番权衡后,决定取道山西,再经陕西,而后进入四川。

 如此路径,能节省不少时间。

 然而,当下天气严寒,道路冰封难行,大军行进速度迟缓。

 江宁见状,暗自思考,看来日后这官道着实得好好修缮一番。“

 要想富,先修路”这话,诚不我欺啊!

 想当年秦始皇一统六国后修筑驰道,作为重要的军事道路,能确保军队在最短时间内抵达指定地点。

 大明虽也设有官道,但历经岁月侵蚀,加之国库亏空,早就没了修缮维护的银子。

 如今所谓的官道,不过是稍宽些的泥土路罢了。

 大军艰难行进数日,终于踏入山西境内。

 现任山西巡抚,正是当初弃暗投明的乔允升。

 因其揭发东林党人罪行立功,彻底与东林党决裂,还将山西官场内幕和盘托出,后被袁可立保荐为山西巡抚。

 乔允升一见到江宁,便率领山西境内左右布政使,送来一批粮草。

 江宁也未推辞,直接照单全收。

 乔允升见状,暗暗松了口气。

 毕竟江宁在山西的威名,那可是如雷贯耳,让人胆寒。

 这时,信王朱由检和魏忠贤一脸兴致勃勃地走上前来。朱由检看着乔允升,问道:“乔大人,难道就没给本王准备点别的什么吗?”

 听到朱由检这突如其来的问话,乔允升瞬间愣在原地,不知所措。

 愣神片刻后,他一咬牙,赶忙吩咐人拿出几万两银子。

 朱由检见状,冷哼一声,没好气地说道:“本王要银子做什么?

 本王又不缺你这仨瓜俩枣。

 怎么说本王在山西地界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你这儿有没有贪官污吏,需要向本王检举的?”

 此时,老魏也凑了过来,附和道:“乔大人,要是有贪官污吏,赶紧向信王殿下检举,咱家亲自动手抓人,刚好搂草打兔子,捎带活。”

 听着两人的话,乔允升简直欲哭无泪。

 感情眼前这两位爷,是杀贪官杀上瘾了。

 他们也不看看如今山西的情形,经过上次那番彻查血洗,山西官场如今可谓清正廉洁。

 官员们哪怕日子过得再清苦,也没人敢贪污一个铜板。

 毕竟,大同城外和太原城外那两个的千人坑,就是前车之鉴,时刻警示着众人。

 瞧着乔允升那副扭扭捏捏、吞吞吐吐的模样,朱由检当场就急眼了,嚷嚷着就要安排魏忠贤派人去调查。

 乔允升见状,吓得脸色煞白,赶忙开口求饶:“殿下恕罪啊!

 实在是经过上次对山西官场的大力整顿之后,如今整个山西官场,真的没有一个官员敢贪污受贿啊!

 臣愿以项上人头作保!”

 听到这话,朱由检仍是一脸怀疑,说道:“乔大人,这太阳底下就没有新鲜事儿,‘灯下黑’这种情况,那是常有发生的,本王实在是有些放心不下啊。”

 一旁的老魏也在一旁“苦口婆心”地帮腔:“乔大人呐,正所谓真金不怕火炼,到底有没有问题,咱家一查便知。”

 听闻两人这般步步紧逼,乔允升急得当场落泪了。

 江宁见此情形,赶忙开口相劝:“殿下,魏公公,咱们此次军情紧急,急着赶路去四川平叛。

 想来就算山西真有个别贪官,以乔大人的能力,也能自行处理妥当的。

 咱们可不能因为这点事儿耽搁了时间呐。”

 听到江宁这番话,朱由检满脸的不情愿,但还是点了点头。

 随后,他又对着乔允升叮嘱道:“乔大人,如今军情十万火急,这次本王就暂且不查了。

 你平日里没事儿就自己多查几遍,要是真有贪官污吏,等本王和江大人凯旋回朝,路过山西之时,你直接向本王检举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