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旧 作品

第316章 关于态度问题

几夜雨疏风骤,窗外的梧桐只余下嶙峋的枝干刺向铅灰色的天幕。

 

夏禹拉上行李箱拉链,动作利落。他提起箱子,目光自然地落在前面小小的身影上——谢夭夭背着自已的小书包,慢吞吞地下楼。

 

“哥”, 她回头,声音努力维持着平常闲聊的调子,眼神却飞快地瞟了一眼他手里的行李箱,又迅速垂下,“周末就回来啦”?

 

夏禹的心头微微一软。他太熟悉她这些小动作了,那点强装的镇定,哪里瞒得过他。

 

“嗯”, 他应道,声音低沉却带着让人安心的笃定,嘴角不自觉地弯起一个温和的弧度,“周末中午就到家了”。

 

夏禹推出电动车,拍了拍后座。谢夭夭熟练地爬上去,戴好头盔。

 

“手套要吗”?

 

“不要”,谢夭夭摇摇头,两只小手很自然地伸进夏禹的口袋里,隔着口袋,能清晰地感受到他劲瘦的腰线。

 

夏禹无奈地瞥了一眼衣兜,最后还是什么都没说,平稳地汇入清晨稀疏的车流。

 

寒风立刻从领口袖口钻进来。

 

“冷吗”? 夏禹的声音被风吹得有些模糊,但清晰地传到了她耳边。他微微侧了侧头。

 

“不冷”! 谢夭夭立刻摇头,头盔的塑料面罩蹭在夏禹的背上发出轻微的摩擦声。

 

她顿了顿,声音隔着面罩显得有些闷闷的,“哥,你路上小心点,京城那边是不是更冷”?

 

“嗯,预报说比淮州低几度”。 夏禹稳稳地握着车把,拐过一个路口,“放心,我带了厚衣服,那件...” 他想起那件烟粉色的开衫,语气里带了点无奈的笑意,“你挑的,肯定冻不着”。

 

谢夭夭在他背后偷偷抿嘴笑。

 

车子驶过熟悉的街角,早点摊的热气和食物的香气在寒风中格外诱人。

 

“哥,下个月月考,老师说难度会加大”。 谢夭夭找了个话题,声音里带着点小紧张,“物理的电路图我还有点迷糊”。

 

“上次给你讲的那个等效电阻替换法,再多做几道题就熟了。别怕难,把基础模型吃透。” 夏禹的声音带着一种沉稳的力量,“晚上回来要是还有不懂的,视频里我给你画图讲”。

 

“好哦” 谢夭夭笑着点头。

 

红灯亮起,车子停下。夏禹单脚撑地,微微偏头,目光扫过人行道上匆匆赶路的上班族和学生。

 

他感觉到一直缩在口袋里的小手动了动,伸出来笨拙地帮他把刚刚被风吹得有些歪斜的围巾末端重新掖进领口里。

 

“围巾要围好,脖子不能进风”。 谢夭夭小声嘀咕着,像是在完成一项重要的任务。

 

夏禹心头一暖,没说话,只是抬手,隔着厚厚的手套,轻轻捏了捏她放在自已腰间的手臂。

 

绿灯亮了。电动车重新启动,载着两人穿过渐渐苏醒的城市。

 

寒风依旧,谢夭夭看着两旁飞速倒退的行道树,心里那份因为短暂离别而生出的不安,在夏禹沉稳的气息和熟悉街道的包裹下,渐渐沉淀下来,化作了冬日清晨里一份踏实的依靠。

 

车子稳稳停在淮州一中侧门的路边。谢夭夭跳下车,摘下头盔,小脸被风吹得有些发红,鼻尖也红红的。

 

她理了理被头盔压乱的额发,又习惯性地去拽自已的书包带——那带子被夏禹正得服服帖帖。

 

“进去吧”。 夏禹看着她,目光温和,“认真上课。”

 

“嗯!哥你路上也小心”! 谢夭夭用力点头,朝他挥了挥手,转身汇入了穿着同样蓝白校服、涌入校门的人潮中,那个小小的、背着书包的身影很快消失不见。

 

夏禹一直目送着,直到再也看不见,才重新戴上头盔,拧动车把。

 

一路行驶到淮州一中,夏禹拖着行李箱从停车棚里出来,轮子在水泥地上发出规律的辘辘声,在空旷的棚里显得格外清晰。

 

不出所料,几道好奇或惊讶的目光从零星走过的学生身上飘了过来,黏在他身上。夏禹目不斜视,慢悠悠地朝教学楼走去。

 

自从上次被谢夭夭那丫头半是撒娇半是强权地“押”着买下这件毛衣,并迫使他穿出来,夏禹就觉得,自已面对这种程度的注目礼,心理承受能力似乎已经得到了某种脱胎换骨般的淬炼。

 

底线这种东西,一旦被某个小姑娘突破过一次,后面再有什么风浪,似乎也就没什么无法面对的了。

 

他得先去办公室找班主任老陈报备一声——这是规矩。哪怕老陈对他早已是“放养式”的信任,但毕竟是从淮州到京城,他离校期间的所有行程,总得有至少一位老师知情并挂心。在淮州,这位老师自然就是老陈。

 

敲了敲敞开的办公室门,夏禹走进去。老陈正对着电脑屏幕,眉头微锁,手指在鼠标上滑动,屏幕上密密麻麻的表格,显然是在分析刚出炉不久的月考成绩。

 

“哟”? 老陈闻声抬头,看见是夏禹,那微锁的眉头立刻舒展开,标志性的地中海发型下,瞬间堆满了笑,眼睛眯成了缝,“咱夏班长今天倒是来得挺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