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半夜赶路,村民异样
“梁爷爷,这是我调配的一些药丸,对调理身体有帮助。
您每天吃一颗,应该能缓解一些症状。”
林霜走出门,就看到了院子里的梁老爷子,她走了过去,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瓶子,递给梁老爷子。
“霜丫头,你真是有心了。”
梁老爷子接过药瓶,眼中闪过一丝感激,笑着说道。
林霜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叮嘱梁老爷子好好休息,便告辞离开了。
走出梁家的大门,林霜深吸了一口气,抬头看了看天空,脸上露出了轻松之色。
林霜走在回家的路上,心中也泛起了一丝涟漪。
她知道,自己和梁诚之间的关系正在悄然发生变化。
或许,这段缘分,早已注定。
忙碌的秋收在众人筋疲力尽中结束了,接下来的重头戏,就是交公粮了。
甜水村距离镇上很近,只有三公里,不过交公粮那天,村民们还是早早的就启程了。
甜水村并不富裕,村里也没有拖拉机,每年交公粮,村民们都是上阵。
村里的牛车上堆满了麻袋,村里的男人们用板车转着粮食跟在牛车后面,板车后面跟着扁担大军,场面是很的浩大。
这会儿天才蒙蒙亮,甜水村的村民们都举着火把赶路。
林霜跟着林母走在牛车旁边,低低的交谈声不时的响起。
“你这孩子,又不用你去交公粮,大冷天儿的折腾什么,在家里歇着不好么?“
晚上风很硬,气温也很低,林母心疼自家闺女,忍不住多念叨了几句。
“娘,我这不是好奇嘛!你就让我去吧!
再说了,你们都走了,我一个人在家也是也没意思,还不如出来走走呢!"
林霜挽上林母的胳膊,讨好的蹭了蹭,亲昵道。
“你呀!!”
林母宠溺的点了点她的脑袋,无奈的妥协了。
人都跟着出来,现在让林霜自己回去,林母也不放心,只能把人带上。
林母伸手替女儿理了理鬓角的碎发,火光映照下,林霜的脸庞显得格外秀美,尤其是那双明亮的双眸,熠熠生辉,让人看了便心生欢喜。
想到分完粮食之后,两家就要商议闺女的亲事了,林母忽然有些舍不得了。
虽然都是在一个村住着,想闺女了能随时去看她。
不过嫁了人,闺女有自己的生活,想经常见面终归是不方便。
钱桂英心里也知道,女儿大了总是要嫁人的。
村里那些年轻的后生中,梁诚不仅是最拔尖儿的,就连梁家也是难得的良善人家。
自家闺女嫁过去不用担心被公婆磋磨,可是钱桂英依旧固执的觉得,女儿嫁人后的日子,一定不如在娘家自在。
生儿一百岁,常忧九十九。
无论任何时候,孩子永远是母亲放不下的牵挂。
走在钱桂英身侧的林霜,并不知道钱桂英心中的顾虑。
她紧了紧身上的薄外套,望着前方蜿蜒的火龙,心中很是震撼。
即便在原身的记忆中“看过”交公粮的场面,但是远不如如今这般,设身处地的参与其中来的真实。
林霜目光落在前方牛车上堆得高高的粮袋上,那是村民们起早贪黑,一锄头一锄头种出来的希望。
也是村民们双腿泡在冰冷的水田里,忍着蚂蟥叮咬,镰刀割伤,一刀一刀收割回来的未来。
春种秋收,林霜从没有参与其中,她没能体会不到其中的艰辛。
但是看着林父林母每天回来疲惫的模样,看着他们泡得发白的双脚。
林霜深知每一粒粮食的来之不易。
也更深刻体会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艰辛。
相比之下,在空间中种植农作物不要太轻松,从种植到收获,完全不需要亲自动手,只需要一个念头就搞定了。
唯一美中不足的,便是空间内的土地面积不大。
林霜最近打起了空间池塘旁边草-地的主意,就是不知道空间中的那些绿化带,让不让使用。
“闺女累不?”
林父和林大哥推着一个板车走了过来,看到无精打采的林霜,心疼的问道。
林霜刚刚在想事情,显得没有精神,林父以为林霜是走累了呢!
“不累~!”
林霜急忙笑着摇头。
同时不自觉的挺直了腰板,睁大了眼睛。
唯恐林父让她坐到他们推的板车上去。
林霜担心林父揪着这个话题不放,索性说起了其他事情,丝滑的岔开了话题。
“爹,村里交完公粮,就该分粮了吧!”
”可不是么,咱们庄稼人一年忙到头,就等着年尾分粮呢!咱们家三个人都是满工分,今年分粮的时候爹还给你多要些细粮。
让你娘给你蒸白米饭、白-面馒头吃。”
林父笑呵呵的说道。
那张黝黑带着皱纹的脸上,洋溢着真丰收的喜悦。
那笑容
很有感染力,林霜也勾起了嘴角。
一旁的林母和林大哥也认同的点了点头,丝毫没觉得林霜一个闺女吃细粮败家。
林福海夫妻一直是村里少有的宠女儿的家长,这也是为什么堂姐林珠看她不顺眼,总是想要踩她一脚的原因。
都是林家的女儿,没分家之前,都在一个屋檐下住着,待遇确实云泥之别,她心理能平衡才怪。
“好东西要一家人分享,软糯的白米饭、宣软的大馒头咱们全家一起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