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0章 赢家通吃(第2页)

 现场舞狮舞龙,喜庆洋洋! 

 而陈光良更期待,1953年底或1954年初开业的样子。 

 6月初旬,天气炎热。 

 不过香港的天气,实际上是没有内地很多城市热,特别是一些‘火炉城市’。 

 陈光良清晨苏醒,左看看右看看,忍不住露出得意的表情。  随着年龄的增加,他和两个妻子也会来到情/趣的事情,当然只是闺房中的乐趣,不至于是bt方面的,例如穿衣打扮、招式变化上。 

 在两边各抓爆一下,严人美和蒋梅英纷纷娇嗔起来。 

 “知道啦,一大早就作怪,是不是昨晚还没有玩够!”蒋梅英妩媚的说道。 

 “梅英,说话含蓄点”严人美有些娇羞的说道。 

 玩够,显然这个词语还是很难让她接受。 

 陈光良笑而不语,随后享受着两女的伺~候穿戴,他有早期的习惯,不是虐待自己,而是他真的精神好。 

 “知道你工作忙,记得8月要去美国,陪孩子去大学!”严人美细心的整理着丈夫的仪容,又带着几分期待。 

 因为,她也要去,又是一次二人旅行。 

 反倒是蒋梅英,每年都会去美国打理财产,但都是一个人去。当然这两年,儿子也在美国,所以一般都是错开,今年7月份就要去。 

 “知道!我工作也不忙。说实话,再过两三年,我就带你们两人去世界旅游。” 

 “就知道骗我们,不知道又打什么主意!” 

 “哈哈,是真的” 

 他和妻子们的感情很好,也不存在腻,爱情也有,亲情也有。 

 大家都还很年轻,‘保养’得也很好,精力也很好,所以对未来很是憧憬。 

 上午,来到平安银行大厦。 

 陈光良召见了郭德明、叶熙明两人,说道:“替我在金银贸易场,套现一些黄金现货,但尽量不要引起太大的注意。具体尺度,你们看着办吧!” 

 叶熙明说道:“金银贸易场的黄金都是九五金” 

 意思是,要不要吸纳更纯的黄金储备,他以为是长期投资行为。 

 陈光良摆摆手,说道:“就金银贸易场,那里交易量大,投资更方便。而且这次投资,不会太长久。” 

 两人很快想到,老板最近囤积物资、购买船只的行为,看来真会有战争爆发的可能性。 

 “好” 

 两人离开后,陈光良思考起来。 

 此次投资黄金,自然是因为朝战开始,香港的黄金一定会有一波涨势,毕竟这是大范围战争。而且他前世就知道一个人,在这一波黄金升势中,因为买到高点而折本,他就是章国焘。 

 所以这一波黄金涨势不会持久,陈光良打算也做一波就走,当然以他的实力,基本能判断什么时候可以出手,再加上他也不贪婪。 

 他改变了香港的一些事情,但改变不了真正的大势,例如朝战带来的影响力。 

 时间很快过去。 

 6月25日,朝鲜内战开始。 

 6月27日,美国第七舰队驶入台岛海峡。 

 7月7日,美国纠结15国,组建所谓的‘联合国军(伪)’。 

 虽然朝鲜在战场上节节胜利,但美国也在筹备着更大的行动,而日本全国的经济一下子盘活起来,各大工厂的定单纷沓而至。 

 “哥,这航运订单一下多起来,我们的船终于不用停在港口了。”陈光聪高兴的汇报道。 

 其实,他们的船也一直在跑,因为陈氏囤积了大量的物资,都是自己的船运输的。 

 此时,陈光良正在研究地图,随后才说道:“空置的船,都不要接活,对外就说是在维护。” 

 商人,有时候要懂得奇货可居的道理。 

 如今远东只会越来越缺船荒,因为很多人都会想到囤积物资。 

 陈光聪马上明白这里面的关键,随即说道:“好” 

 正当他要离开的时候,陈光良又把他叫回来:“但如果有日本客人,我们要打好交道,可以适当的拿出几艘船来,以此交好,但只短租。” 

 陈光聪不解的说道:“哥,为什么日本人有特殊照顾?” 

 陈光良说道:“因为,如果美苏在这里大战,可能是时间长的大战役,而美国打仗,向来最重视后勤保证,难道他们还能从美国运不成,必然是日本大范围采购,毕竟这里已经是他们的殖民地。这样一来,未来几年日本队航运需求是庞大的总之,接下来航运的客户,主要是日本。” 

 陈光聪恍然大悟,说道:“我明白了!” 

 这段时间先勉强接些零活,等运费站起来,再租给日本一年的合同,合同到期,又增加三~五年合同,这样一来,至少可以维持到1954~1956,只要1956年下半年前,他的船尽量不要有合约在身即可。 

 只要陈光良把握好周期,那么他的船队扩张速度会非常的快。 

 说白了,也是在坑小日本,将小日本的航运业进行打压。 

 与此同时,香港金银业贸易场的黄金,也再次开始被人炒起来。 

 那么平安银行手握大量的金条,自然是稳操胜券。 

 “这次黄金的涨幅,预计不会太长,你们要盯住市场,一旦美苏、美中参战,基本上就是我们该套现的时候了。” 

 叶熙明点点头,说道:“这次缺少更多的炒金客,也不可能再炒到很高。” 

 上次沪市炒金客已经得到教训,破产的人不少,所以韭菜还没有粘起来,怎么可能有太多的养料。 

 接着,陈光良说道:“我估计,美国要实行严格的贸易封锁,所以我们的那些贷款,要考虑风险性,毕竟一旦封锁严重,一些工厂可能支撑不住。当然,也不能因此得罪客户,所以这其中的度,你们要把握好。” 

 他只是分析大势,具体方案他不会参与。 

 叶熙明询问道:“老板觉得,这场战争会多久结束?” 

 陈光良说道:“如果中苏参战,那就是两个阵营的事情,三年是要的。这几年,除了贸易走私的日子好过,其他产业都要过紧日子了。” 

 叶熙明点点头,马上明白该怎么做了! 

 不过他也是很佩服自家的老板,囤积的货物差不多有千万美金,估计这些物资能获利不菲。 

 事实上截止到现在,陈氏企业还在继续囤积物资。(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