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再得一子(第2页)

 他个人当然可以支持,但中华厂商联合会也应该参与进来。 

 随后,王宽城接过话筒,说道:“陈先生的这个提议很好,等会我们就来举手决议。” 

 当天的会议,可谓非常成功。 

 特别是陈光良的一席话,被很多工厂主视为振奋人心的东西,眼前的困难似乎也不是那么难以跨过。  当然,工厂倒闭潮还是会继续,但能有实力坚持的企业主,还是会坚持下来的。 

 “老板,鳄鱼品牌已经从港府买下来,现在隶属我们新丰纺织集团。” 

 在荃湾的新丰纺织园里,一名三十多岁的年轻管理层林建云,向陈光良做了工作汇报。 

 而此时童润夫,也正好在办公室里。 

 林建云是新丰纺织的成衣部门负责人,大学毕业就加入新丰纺织,可谓既有文凭,又有资历的年轻一辈高层。 

 陈光良旗下的所有企业,都在经历‘老少传承’的问题,一部分年轻的管理层也走上中高层位置。 

 像童润夫这个新丰纺织总经理,今年也55岁,在做5年,总归要考虑退居二线,担任顾问即可。 

 “嗯,既然拿下来了,就要好好去做。我看就改名为‘鳄鱼恤’,专门做中高档的恤衫、鳄鱼真皮鞋等产品。产品的理念很重要,我们要做一个‘香港品牌’,融入‘香港人’从小到大的生活,就好比香港的‘紫荆花’一样深刻。那么,你们好好想想该怎么做,晚点给我拿出方案来,记得要眼光大气、长远些!” 

 他心中有一些想法,但不会马上说出来! 

 林建云点点头,说道:“好的,我们马上组织团队,认真研究鳄鱼恤的发展方案!” 

 待其离开后,陈光良和童润夫也讨论起来。 

 “目前,我们的成衣产品已经打入南非,算是继东南亚之后的主要市场。就成衣产品来说,目前很难进入欧美的市场,毕竟香港的技术水平,以及此时的环境,都存在问题。” 

 童润夫本人更擅长纺织染,对成衣领域并无太大的研究。 

 说白了,成衣领域的技术含量不高,当是品牌和管理上的要求挺高,但那是后面的事情了。 

 陈光良没有好高务远,而是说道:“香港的纺织业,必然是五六十年代的纺织染,六七十年代的成衣,这就是一个发展的进程。” 

 童润夫感慨的说道:“你太有远见,以至于我无法回答这些问题。” 

 陈光良笑道:“我是理论,你是技术,我们各有擅长的。” 

 童润夫点点头,说道:“介于此,新丰纺织的人才计划,我们得加强了!” 

 言下之意,他希望培养更多的管理和技术人才。 

 “你安排吧,我相信你!” 

 视察各工厂一圈后,陈光良组织了‘长江工业集团’各管理高层,进行了一次会议。 

 ‘长江工业集团’下涉:新丰纺织、荣昌重工业、华泰玩具等企业,而目前长江工业集团是由陈光良担任总经理、郭德明担任副总经理。 

 实际上,旗下各公司比较独立,长江工业集团更多是一个调度资金及联络的集团模式,后期视情况再进行‘集团管理’。 

 “目前香港各行各业都艰难,我们做实业更是如此。不过我也算家大业大,再加上我个人非常看好香港工业的明天,所以大家不要有什么负面的情绪。提高管理和技术,努力拓展海外的业务,都是我们要做的。” 

 最困难的,应该是荣昌重工业,由于钢铁受到外贸管制,又很难出口至海外(日本政府有补贴),以及本土建筑较少,所以炼钢实际上此时有些鸡肋。不过好在炼铜和铝合金,有些需求,所以倒还能维持。 

 荣昌总经理孙德和说道:“就是工人面临着失业,比较难和大家解释!” 

 从内地来香港的管理者,多少有一些家国情怀、仁义道德。 

 搁其他管理层,直接开除便是,这个时代又闹不起什么事情来。 

 陈光良说道:“如因为业务的原因,需要辞退,补偿1~2个月薪资,让人找工作有个空白期。另外一方面,我们也要尽力维持,减少缩减人员,共渡难关。财政上,我一向非常人性化的。” 

 “有老板这句话,我们就放心了!” 

 陈光良笑骂道:“好你个孙先生,合着我是旧社会的无量资本家似的。不过话说来,内地好像在搞我怕是留在内地,一百张嘴也说不清。” 

 众人笑了一下,但也都讨论起敏感的话题起来。 

 很快,得到香港中华厂商联合会200万元的捐款,以及陈光良的100万捐款,最后由政府斥资和拨地的支持,‘香港工业专门学院’红磡校舍的建筑工程开始纳入讨论。 

 至于升级为理工学院,这可是要一个过程的,至少要这所学校的资历足够,才能通过验收。 

 陈光良会推动这个事情的发展,预计五年后,他就会将‘香港工业专门学院’推动成‘香港理工学院’。 

 又过了一个多月,奥黛丽赫本在伦敦为陈光良诞下一子,取名陈文欧,英文名维多克·赫本。 

 陈光良正好陪同奥黛丽赫本,所以这个儿子诞生时,他就在身边。 

 截止目前,他拥有七子一女。 

 另外严人美在上半年确实没有怀上,但9月份的时候,却是怀上了;与此同时,蒋梅英也决定再要一胎。 

 好家伙,时隔近十年时间,陈光良又开始迎来子女潮。 

 他其实并不热衷的,毕竟这个时候出生的孩子,很难再和前面七个建立起很好的关系。但有时候,已经不是他说了算,严人美和蒋梅英都决定再要一胎。 

 意思很简单,你不是想要家族繁荣么,那我们就再给你生;同时,洋人可以生,她们也要生。 

 这样的话,陈光良就想到,可以将这一波的孩子,加强紧密的关系。 

 当然,团结是必须的,是全体家族成员的根本。(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