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蜜罐里的甜

所谓的讲课,就是美化他们这个项目的程序。 讲的是他们这个项目的起源,五级三晋制,国家扶持,发展史及负面。

 五级三晋制是按照份额累积计算,一份是3980元,可以做一到三十份。

 如果从一份做的话,最终能拿到398万元,做的越多拿的越多。

 金美华手里钱多,直接做了三十份。

 讲到这里的时候金美华还偷偷用手指戳了一下兰舒的大腿,一副邀功的得意样。

 根据制度,每个人要发展三名合作伙伴,其中拥有一到两份额的是实习业务员,三到九份额是组长,十到六十四份额的是主任,六十五到五百九十九份额的是经理,六百及以上份额的是老总。

 做到老总后每月可以拥有3%的效益分红,大概每月是六到十万的固定收入。

 听到这个制度,不光其他人,就连兰舒都忍不住心头一颤。

 不算分成,老总每个月光是固定收入就要六到十万,难怪那些人就像疯了一样,挤破脑袋往里砸钱。

 鲍艳杰从经营模式、消费投资一直讲到政策支持,从早上七点半一直到中午十二点半,讲了整整五个小时。

 讲到最后,鲍艳杰也没具体说他们要把钱投到具体什么项目中。

 “提供就业,刺激消费”

 “撬动民间资本,进行资本运营”

 “培养一批有胆有识有素质的现代化商人”

 都是这些大话空话,底下的人各个都听得心潮澎湃,斗志昂扬。

 兰舒第一次听这种模式似懂非懂,但是有一点她是能确定的。

 这个所谓的国家秘密项目,想赚钱就得不断地拉人,拉的人越多,级别才能往上升,拿到的钱才越多。

 中午一下课,和兰舒同一批进来的新人全被各自小组的组长拽去谈话了。

 就算讲师吹得天花乱坠,兰舒也一点兴趣都没有,她来这儿只有一个目的——要钱。

 什么高大上的项目,跟她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他们就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小老百姓,要是真有那种天上掉馅饼的好项目,哪能轮到他们这些普通人沾边?

 兰舒都跟着金美华他们走到门口了,冷不丁被李红喊住。

 李红脸上堆着笑,冲她伸手一引:“兰老板,我们主管有请。”

 “主管?”兰舒皱着眉,往屋里瞟了一眼,“就刚才讲课那鲍老师?”

 李红笑着往后退两步,那架势笃定兰舒一定会进去:“他在办公室等你。”

 金美华赶紧戳了戳她的手,兴奋道:“主管找你了,快去快去!”

 就算她俩不撺掇兰舒也会去的,十四万被鲍艳杰揣进兜里了,她正愁没机会找这人会一会。

 她随手扯了扯衣领,挺直腰板,大步跟着李红往主管办公室走去。

 主管办公室简单得很,一张办公桌,一个皮质沙发,桌上摆着小茶台。

 鲍艳杰正往茶具上浇开水烫杯,茶香混着热气在屋里飘着。

 见兰舒进来,鲍艳杰客气地冲她点点头,伸手示意办公桌前的黑皮沙发:“兰老板,坐。”

 兰舒刚一落座,就听身后“咔嗒”一声,李红关上门直接反锁了。

 她“唰”地回过头,眼神瞬间绷紧,不满地盯着李红这个无比反常的举动。

 李红赶紧赔笑解释:“咱们聊的都是机密,不能让人听见。”

 正说着,鲍艳杰已经将一个小茶杯推了过来,里面琥珀色的茶水正升腾着热气,模糊了他鼻梁上厚厚的眼镜片。

 “今天上课的时候我一直都在观察你,兰老板,你好像对我们的项目不太认可。”

 兰舒哼笑一声,没碰那杯热茶,也没说话,只是一直定定地盯着他。

 鲍艳杰在抹布上蹭了两下手,继续缓缓说道:“1978年,邓书记视察南方的时候曾经提出过这样一个口号......”

 他从改革开放谈到西部大开发,从共同富裕谈到小康社会。

 恍惚间,兰舒都有些被他说服了,开始隐隐相信他们这个项目的合理性。

 除了旁征博引,他还间或询问兰舒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