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这是……骷髅岛?(第2页)
当然,蜘蛛本就没有眼皮,“瞑目”自然也无从谈起。
……
杰顿很快便离开了竹林区域,一路上并未再遭遇更多的蜘蛛怪。
既然已经确定这蜘蛛怪身上没多少值得研究的地方,杰顿自然也不会再去仔细寻觅。
几根细长的蜘蛛节肢,权当是可有可无的零食。
这些节肢长度倒是足够,把所有关节伸直,起码近二三十米长,可粗细程度实在不尽人意,甚至比不上杰顿的一根手指。
在他看来,这些节肢脆弱得如同几根草杆,轻轻一甩,估计就会断成几截。
没什么可犹豫的,杰顿将所有蜘蛛节肢聚拢,直接对折、对折再对折,随后一股脑儿全部吸收,喂给哥布纽分析去了。
随着杰顿几下对折,破碎的节肢中流出不少汁液,一股竹子的清香,让杰顿对这蜘蛛怪稍有改观。
这玩意,还有香水的作用呐?
要不要回头再找找竹林里还有没有其他同类?
杰顿回味着味道,思索片刻,还是算了。
闻起来是不错,只是量太少。
就好比随手从路边扯下一根能吃的野菜,再联想到蜘蛛怪那丑陋的身躯,就像从牛粪上拔野菜一般。
所以,还是继续期待即将可能遇到的金刚吧。
杰顿一边继续前行,脑海中却仍萦绕着关于蜘蛛怪的思绪。
他并非对这丑陋的家伙依依不舍,而是心中有个疑惑难以释怀。
【以下是设定补充】
这蜘蛛怪究竟吃什么长大的,居然能长到这么大?
毕竟蜘蛛属于节肢动物,除了原宇宙里一些经特殊改造后诞生的虫系怪兽,这可是杰顿见过的严格意义上最大的节肢生物了。
这种名为长腿母怪的生物,是如何突破节肢生物的先天限制,长到如今这般体型的?
最关键的是这个提醒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明显与普通生物有差异,但是又绝对比不上传奇宇宙中,那些动辄数百米的泰坦巨兽们。
那么他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
总不可能是某个“基因锁”被打开了?
难道和岛上那些异常繁茂的植被一样,得益于这片区域特殊的能量辐射环境?
在科学界,有一种理论,英文单词是 “horosis”。
用一句通俗但不够准确的话来解释,就是“杀不死你的东西,会让你更强大”。
horosis 指的是,有机体在接受刺激后(这种刺激通常来自毒素或损伤),会产生对健康有益的反应,从而变得比原来更好。
从某种角度而言,这是生物体独有的一种能力。
这其实是一种较为普遍的效应。就好比锻炼肌肉,狠狠练上一次,全身酸痛,痛苦不堪。
但过上一周左右,或许就会惊喜地发现自已变强了,能举起更重的东西。
由此可见,压力并非全然糟糕,只是要留意剂量和频率。
进一步延伸来讲,有证据表明,微量电离辐射可促进健康,大幅降低患癌概率。
类似观点在放射性元素刚被发现时就已初步提出,而提出者正是“镭”元素的发现者居里夫人。
当时,人类发现,在放射性物质影响下,癌细胞死亡速度超过健康细胞,这不啻为对抗癌症的好办法吗?
于是,在那个年代,无时无刻放射着莹莹绿光的新元素,摇身一变成了西方世界的高端保健品。
例如经其辐射“加工”的饮用水,价值昂贵,堪比如今最高端的瓶装水。
当然,结局众人皆知,居里夫人因接触这种“灵丹妙药”太久,不幸患上白血病,最终病逝。
嗑药嗑出荧光版超稀有骨灰,这可不是什么人都能享受的待遇呢。
虽说这看似是个反面例子,但实际上,据某些专家研究,1945 年日本广岛和长崎受原子弹袭击后。
这群二次原幸存者中,离起爆中心较近的人癌症发病率较高,而离起爆中心较远仅受微量辐射的人,寿命却比未受核辐射的日本人似乎要长。
在美国,处理核原料受微量核辐射的工人,不仅未受不良影响,健康状况反而比未受辐射的工人好。
甚至研究表明,加拿大很多医院里,受微量辐射的妇女,乳腺癌发病率比全国平均发病率低 30%。
这些信息似乎确实能佐证骷髅岛独特的辐射背景对生命体有正面影响。
然而,在杰顿看来,这或许能解释普通动植物的繁茂,却无法解释那种大蜘蛛以及更多奇异生物的存在。
生物会因适宜环境而繁荣,也会为适应环境而进化,但正常生物的进化显然存在极限。
那些认为生物进化没有极限的人,只要想想地球上那些号称生命禁区的地方就会明白。
即便有些生物能在极端环境下勉强生存,但沙漠依旧是沙漠,死海依旧是死海,这些地方并未因生命进化而成为奇异生命的乐园。
就像海底热液喷口区,即便有嗜热菌作为基础生产者,最终也没能真正形成复杂食物链,不过是生存着个别适应了那个环境的生物,而且那还远不是真正高温的热液中心区域。
既然地球上诸多极限环境都没能进化出足够大型的奇异生物,生物的极限便有了清晰界限,起码以dnA--蛋白质为基础的正常生命极限就在那里。
然而如今生存在骷髅岛上的巨型生物,可不是个别的一两只变异体那么简单,而是形成了各种种群,说不定都已经构建起另外一套更加神奇的生态系统。
这到底是怎么产生的?至少从进化路线来看,这是绝对不符合常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