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化茧其二:敏捷之力

强大的肉体固然是必要的,但是敏捷度也不容忽视。

 

巨型躯体的行动,在任何作品里,似乎都与笨重、迟钝相关联。

 

但是,这种情况完全可以避免!

 

假设一下,就拿那些著名的合体怪兽来举例,吉咖奇美拉,萨乌鲁斯等……

 

倘若我三百米的身躯,能够做到与五十米身躯的反应速度一样,那奥特曼该如何应对呢?

 

当下,对于杰顿而言,最为关键的要素,无疑是其体内神经传导这种特殊的信息交换机制。

 

在常规生物的体系中,整个神经系统承担着信息交换的重任,而这一过程主要是借助化学信号的传递来达成。

 

一般情况下,生物的神经细胞呈现出独特的结构,通常具备一条修长的轴突以及多个树突。

 

那条长长的轴突,如一条信息高速公路,极大地拓展了神经细胞的影响范围,使得神经信号能够传输至更远的区域。

 

而数量众多的树突,则像是一个个信息交互的枢纽,负责与其他神经细胞之间进行细致而复杂的信息交换。

 

在这个过程中,尽管会呈现出电位变化,也就是生物电场的产生,但追根溯源,其实质依旧是神经细胞连接点之间化学物质的传递。

 

正因如此,整个神经系统的信息传递速度并非无拘无束,而是存在着特定的极限。

 

事实上,经过科学测定,神经信号的传导速度大约维持在每秒100米左右。

 

基于此,我们可以进行一个简单的计算。

 

以人类平均一米多的体长为例,当人体躯干末端感知到诸如痛觉或者触觉等某种信息时,将相应信号传导至大脑,大致需要0.01秒多一点的时间。

 

倘若再考虑到信号从大脑返回至躯体末端所需的时间,那么仅神经信号的往返传递,就大概需要0.03秒。

 

这样的时间间隔,乍看之下,似乎极为短暂,仿若转瞬即逝。

 

然而,当我们进一步将大脑对这些信号的处理速度纳入考量时,情况便有所不同。

 

在正常情形下,人类对于某种信号的完整识别过程,通常至少需要0.1秒以上的时间。一般而言,这个时间范围大致在0.15 - 0.4秒之间。

 

如此时长的时间间隔,对于旁观者来说,已然能够较为明显地察觉出来。

 

不妨设想一下,如果将生物的躯体长度大幅延长,达到十几米甚至上百米以上,又会出现怎样的状况呢?

 

可以预见,这个反应时间极有可能会超过一秒。

 

这一秒的信号延迟,看似短暂,实则蕴含着巨大的影响。

 

例如,假设艾斯拿着断头刀砍向某只超兽那几十米长的尾巴,那么这只超兽很可能需要一秒以上的时间,才能够对这一攻击做出反应。

 

而在这期间,发动攻击的艾斯早已利用这段时间进行更多的光线攻击。

 

显然,这样的反应延迟在实际的战斗场景中,是绝对无法被接受的。

 

尤其是当面临同等级别的对手,每一毫秒的误差,它可能直接关乎生死存亡。

 

如今,杰顿经过三十年的生长发育,其身体总长已然达到了惊人的三百米以上,身高更是高达一百二十米,并且未来还有持续生长的趋势。

 

如此庞大的身躯,使得上述问题变得尤为严峻。

 

仅就当下的身体状况而言,神经信号在其体内来回传递,就需要整整三秒的时间,倘若再加上大脑处理信息所需的时间,这无疑是一个令人难以接受的漫长过程。

 

其实,这也就很好地解释了为何在特摄剧中,那些身形越是庞大的怪兽,行动往往越是笨拙迟缓。

 

它们仿佛被自身庞大的躯体所束缚,在战斗中极易成为奥特曼们的“活靶子”。

 

如此一来,它们不仅连正常的活动都难以敏捷地完成,更遑论与其他灵活的生物展开激烈的战斗了。

 

在杰顿的认知里,神经系统针对外界刺激所产生的反射延迟,主要体现在两个关键层面:信息处理延迟与信息传递延迟。

 

对于体型小巧的生物,或是那些距离大脑极为接近的头部感知器官而言,神经系统的反射延迟大多集中在大脑对信息的处理环节,而信息传递延迟则相对不太显著。

 

然而,一旦生物的体型变得足够庞大,信息传递延迟带来的影响,或许就会比大脑处理延迟更为棘手。

 

不妨想象这样一幅场景:当你试图做出某个动作时,肢体末端却要延迟一两秒后才会真正有所反应,这该是何等的诡异。

 

打个直观的比方,这就好比拿着一部配置极低的手机玩王者荣耀,你刚点下技能,当技能被释放时,可能一场小型团战都已经结束了。

 

要知道,平时游戏里仅仅460s的延迟,都能让众多玩家气得骂娘。

 

而现在可是长达4600s的延迟,这还怎么玩得下去?

 

面对这种状况,杰顿思索着几个可能的解决方向。

 

其一,尝试将神经细胞的长度拉伸到极限,以此减少化学信号在细胞间传递的次数。

 

但此方法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而且如何在保证神经细胞长度的同时,兼顾其在身体内的覆盖密度,似乎是个难以调和的矛盾。

 

第二种思路是,考虑在身体中段增添一个大脑组织,作为副脑来辅助控制身体动作。

 

然而,这个方案面临的难题也不少。

 

大脑的运作机理极为复杂,远非骨骼、肌肉等组织可比,并非简单地堆砌一堆神经细胞就能构建出一个有效的副脑。

 

此外,还得解决主副大脑之间的协作问题。事实上,杰顿所知晓的生物中,几乎没有依靠主副脑协调行动的成功范例。

 

唯一勉强沾边的,是《环太平洋》世界里的开菊兽,可当时自已,似乎全给宰了……然后就是吃掉……

 

貌似并没有收集到太多相关素材。

 

现在想来,多少有些后悔啊!

不过仔细回忆,人类时期里,那个正版日系哥斯拉在尾巴根部设定里倒是拥有一个副脑。

 

但先不说这个设定是否存在,即便为真,这里可是传奇哥斯拉的世界,并非原版哥斯拉的设定。

 

况且,即便真的增添了副脑,神经系统的延迟问题也只能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远远称不上彻底解决。

 

然而,就在杰顿为此苦恼之际,当初爱娃的教导却突然令杰顿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