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应对(第2页)
这血泪控诉让帝王组织的成员们哑口无言。
这份直指核心的受害者之怒,将他们出于研究目的、带有某种理想化的“观察研究”策略,瞬间击得粉碎。
它不再是一个理论上的“泰坦管理”问题,而是生命被消除后的现实追责。
就连军方都暗地里对帝王组织的行径有所非议,只是出发点有所不同:这件事如果由军方来做,想必不至于让事态失控到如此地步。
实际上,这倒也不见得就是帝王组织的一贯政策。
只能说帝王计划的目标虽然是针对怪兽,但是不同人对于怪兽这样的存在态度却有所不同,这是理念的差异。
20世纪70年代登上骷髅岛的那位老先生兰达博士,在原剧情里,由于本身也是怪兽的受害者,曾经的战友同伴都死于泰坦生物之手,因此他的态度很明确,就是要杀死所有对于人类有所威胁的巨型怪兽。
不过因为几十年前杰顿化茧的存在,这位兰达并没有如同原剧情里一样,死在骷髅岛上。
自然经历过生死间大恐怖的兰达也在一朝顿悟了。
那一次的发现让兰达明白,人类们所面对的不仅仅是‘野兽’。
它们可能蕴含着超出人类理解范畴的生态位甚至……目的。
盲目倾泻火力,有时未必是解决之道,反而可能引发更恐怖的连锁反应,如同在黑暗森林中胡乱开枪。
并且也就是当年杰顿巨茧的存在,让他反而放下曾经对于怪兽的仇恨,选择加入研究这个方向。
也就让他使如今的帝王组织在美国高层乃至世界范围拥有更高的话语权。
——要知道,如果没有他对于骷髅岛的发现,当年陷入经费危机的帝王组织很可能早就解散了。
而在这几十年里,兰达活跃的时候就有意在培养着自已的学生芹泽来做自已的接班人
而如今,帝王组织可以说是进入了“芹泽时代”。
帝王组织转型也在这一时期,芹泽时代更侧重‘共存研究’的理念,某种意义上,也是基于骷髅岛的教训和兰达当时的坚持……
如今帝王组织更多是希望能找到理解它们的钥匙,而非仅仅制造毁灭。
不过,芹泽坦然面对老布罗迪的目光,说到:
“昨夜的事件证明,至少在穆托这个问题上,我们的判断出现了巨大的、并且已经带来惨痛代价的偏差。无论我们的理念是‘共存’还是‘研究’,‘控制’的失职是无可推卸的。”
他的话无形中分担了帝王组织其余人此刻承受的巨大压力,也将帝王组织内部的理念之争放到了台面上:
兰达代表了早期基于恐怖教训而产生的“谨慎干预”派,而芹泽则代表了后来由对核能复杂心态以及对哥斯拉意义解读而衍生的“生态平衡,观察研究”派。
老布罗迪看着芹泽,对方眼中的真诚和那深藏的、似乎同样经历过巨大失去的哀恸,让他狂暴的怒火稍稍平息了一些,但仍如即将爆发的火山。
“好了!诸位!”
史坦顿上将的声音如同重锤,猛地砸在几乎要凝固的空气中。
他锐利的目光扫视全场,那铁铸般的意志不容置疑地压下了所有涌动的情绪。
“沉溺于过去的责任归属和理念争吵,对当前局势毫无助益!”
他指向海图中央那两个已经不再移动(因为追踪不到了)、象征着巨大威胁的光点:
“它们在这里!在太平洋有时间争论对错!”
他猛地站起,高大的身躯仿佛要撑破顶棚,目光锁定在脸色依旧难看的芹泽和老布罗迪身上:
“史前巨兽也好,你们口中的神也罢,还是那头不知来历的怪兽,它们现在都是活生生的、游弋在我们家门口的炸弹!你们搞研究出篓子养大了麻烦,最后还得靠我的人来擦屁股!”
他点了点电子海图,屏幕上闪烁的区域放大,显示出数十条预测路径,甚至有几条预测这些泰坦将会在一些沿海大城市登陆。
“现在!给我最迫切的情报!”
史坦顿上将的声音冰冷而强硬。
“它们的目的是什么?它们在海底会去哪?它们……接下来还要干什么?!”
他的质问在沉重的气氛中劈开一条出路:
“芹泽博士,布罗迪先生……你们谁,现在能给我一个清晰的、可以行动的答案?!”
他的目光最后停留在科学家们身上,那里面没有任何原谅,只有紧迫到令人窒息的现实需求。
偌大的简报室里,只剩下电子设备运行的低鸣和人们沉重的呼吸声。
窗外是无垠的太平洋,而深蓝之下,一场决定性的追逐正在无声上演。
萨拉托加号这座钢铁堡垒的核心会议室,成了人类在这场巨兽风暴中第一个直面自身决策失误、理念冲突,并亟需找到应对之道的关键战场。
时间,正在冰冷的海水冲刷中,一分一秒地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