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向南极进发(第2页)

此刻正值南极的白昼。

低悬于天际的斜阳将冰冷的光线倾洒在无垠的冰原上,反射出令人目眩的、无边无际的白色光芒。

若非冰原上起伏的地形投下深浅不一的蓝灰色阴影,杰顿几乎会误以为脚下是一个被打磨得无比光滑、巨大的琉璃世界。

他在记忆中努力调取五年后那场巅峰之战的相关信息。

哥斯拉与基多拉在此地展开鏖战时,应该正处于极夜……

但此刻呈现出的极昼景象也完全合乎情理,毕竟这是截然不同的时间节点。

两极地区特有的极昼与极夜现象,在这片边缘地带持续的时间虽短,但其交替变幻本身就是一种震撼人心的奇观。

若天气晴好,在夜晚目睹绚烂极光的可能性极高。

不过对于杰顿而言,无论是永恒的昏暗,还是炫目的白昼,都无法对他的行动造成任何阻碍。

带着一种凌驾于自然之上的冷峻心态,杰顿稍作审视之后,便迅速收敛心神,回归到当下的目标。

究竟该如何找到那个深埋在冰层之下的基多拉?

杰顿经过深思熟虑,推演出两种探测方案。

其一为高频电磁波扫描:利用他精通的百万兆赫级的相位雷达技术,将高频电磁波束聚焦,并垂直射入冰层之中。

其二是地震波反馈:模仿骷髅岛上人类所采取的地震波探测方式,人为制造高强度震源。

念头既定,便需通过实践来检验。杰顿庞大的头部微微倾斜,镰刀散发的幽蓝的光芒迅速凝聚。

一道肉眼无法察觉、却强度惊人的高频电磁波束,垂直射向脚下的冰面!

他原本并未对这一尝试抱有太高期望,毕竟深知海水对电磁波具有强大的吞噬效应。

嗡嗡嗡————

然而,惊喜却意外降临。

强烈的回波清晰地勾勒出了冰盖的结构,波束成功贯穿了数千米厚的冰层,直至抵达冰与下方海水的交界处,才被强烈吸收,并反射回大量有价值的信息!

冰层对于如此高强度的电磁波,衰减程度远比它想象中的要小。

坏消息是,这第一轮扫描并未在冰盖内部或基底发现任何显著的能量异常,亦或是巨大的空腔结构,总之基多拉显然不在当前脚下的这片区域。

这本来就是概率极小的事件,面部晶体微微闪烁,几乎难以察觉地接受了这个必然的结果。

紧接着,杰顿果断启动第二套方案!

无需借助人类的“震源药柱”,杰顿自身便是最佳的震源发生器。

他的身影一闪,瞬间出现在百米高空,紧接着任由自身三十万吨的庞大质量在地心引力的牵引下,如同一颗陨落的流星般,对准冰原——狠狠地砸下!

“轰隆——!!!”

大地剧烈震颤!巨大的冲击力并非仅仅作用于一点,而是形成强烈的冲击波,朝着四周及深部猛烈扩散。

以杰顿的落点为中心,一个巨大的放射状凹陷瞬间出现,宛如一枚巨型冰弹留下的弹坑。

坑外,亿万冰晶雪末被狂暴的气流卷上百米高空,在斜阳的映照下,仿若一朵刹那间绽放的、既圣洁又狂暴的冰雪巨莲,亿万冰晶折射出七彩斑斓的瑰丽虹光!

这意料之外的壮美景观,并未让杰顿分神太久。

脚下的冰盖虽被砸得凹陷扭曲,却展现出了惊人的韧性,并未发生大面积的崩塌或破裂。

杰顿立刻伏低巨大躯体,将敏感的肢节和腹部直接紧贴在冰冷刺骨的冰面上,全身的感知器官全部开启,专注地捕捉并分析着从冰盖深处传导回来的、无比复杂的地震波信息。

还真有效!

这是杰顿瞬间确认的信息。

他能够清晰地“听”到震波在冰层中传播,遇到密度变化时所产生的显著反射信号。

虽然地震波探测确实有效,但结论也随之而来:这种方式产生的回波信息过于复杂、模糊,充斥着大量的背景噪音,难以精细解读远处冰层的具体结构以及异常体的性质。

相较之下,相位雷达扫描所获得的电磁回波,在杰顿与哥布纽的强大的处理能力下,要清晰、精准得多。

于是,经过权衡之后,杰顿确立了行动准则。

主探测手段:高频相位雷达扫描。其精度、效率以及操控的熟练度,都远超地震波探测。

辅助探测手段:地震波探测。主要用作“粗筛”。

在需要快速覆盖大片区域时,只需一记重踏引发地震波,虽然难以解析细节,但能帮助它在大范围上快速判断某个区域是否存在大型空洞,或是显著的内部结构异常,若探测到明显的内部异常,再使用相位雷达进行精确定位。

有了探测方法的明确决策,晶体里再次闪烁出精芒。

能量核心持续驱动,那庞大的身影再次变得模糊、扭曲,消失在寒冷的极地空气之中,开始在这片白色荒原上,以空间跳跃的方式,执行他的剧情搜寻任务……

——寻找那被冰封于远古寒狱中的,三头黄金王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