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本不凡 作品

第654章 业绩喜人,人才战略计划(第2页)

 

毕竟他不在京都,不可能实时监控。

 

有心人真要是做点什么,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他还真未必能察觉。

 

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发生,最好的方式就是从源头切断,只找自已信得过的人合作。

 

以陈天铭手中掌控的人脉,想要做到这点,还是非常轻松的。

 

京圈太子爷的称号,可不是浪得虚名。

 

“你说的倒也是。”

 

“星辰手机这块业务,利润实在惊人。但凡有些小心思,从中贪腐的数字将会令人无法想象。”

 

“我也考虑到这点,所以早就在派人全程盯着,并不定时清账查数,但凡聪明人,都知道伸手必被抓。”

 

“其次,我也提高了集团部分人员福利待遇,尽可能把这种情况发生降到最低。”

 

林啸天担任负责人后,才知道肩膀上的重担有多重。

 

不仅整天要开会,听取。

 

难以想象,陈天铭这么年轻,就能轻松管控手底下那么一大批人。

 

由此可见,他的能力到底有多么优秀。

 

跟他对比起来,林啸天简直是亚历山大。

 

“啸天哥,辛苦你了。”

 

“你也知道,如今我被上面大领导看重,征调到体制内担任经济建设和发展有关的职务,要处理各项事务。”

 

“私下,其实并没有太大时间可以关顾到集团公司。”

 

“所以我才尽可能,把核心业务交给自家人打理。”

 

“随着国家政策颁布和经济发展,国内经商环境也在不断改善。眼下,正是飞速发展大好时期,那我自然是不可能错过。”

 

“为了我的商业帝国梦,也就只能委屈你和几位哥哥了。”

 

“你放心,后续我还会尽可能多收拢一些行业顶尖人才,来为你们分担压力。”

 

陈天铭心里很清楚。

 

伴随着天穹集团不断发展,规模持续扩大,集团内部人事也应当有所调整。

 

当下,培养和吸纳高端人才,也成了天穹集团重大战略之一。

 

毕竟陈天铭制定了方案和计划,总归是要

 

若是能力不足,在执行中大打折扣,那岂不是在延误战机?

 

而这个时候,优秀人才的优势就会明显表现出来。

 

陈天铭从创业之初,就深刻明白一个道理。

 

各行各业公司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在拼资源,拼人才,拼手段。

 

其中,核心人才更是重中之重。

 

一个出色的管理者,在关键时刻,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所以, 陈天铭接下来将会按照后世的方法,跟国内各大985、211高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每年从他们应届毕业生中,录取一批人到集团公司实习。

 

然后,再进行轮岗培训。

 

等实习期一过,就把他们这批人送到适合他们的岗位,发光发热。

 

有能力的就火速提拔, 委以重任。

 

能力没有那么出众的,就担任一个小组长,小领导,帮忙管控手底下的人。

 

这种模式,可以最大程度弥补集团人才缺失。

 

也可以给现在市面各大公司,一个小小的震撼!

 

高精尖的人才我都垄断了, 未来五到十年之内,等他们成长起来,届时才是集团真正爆发期。

 

这种方式,目前市面上还没有任何一家公司使用过。

 

所以,陈天铭都可以想象到,等那些集团董事长和股东们反应过来时,暴跳如雷的情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