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章 酒香未冷,故人何寻
牛家村的暮色,如同被陈年老酒浸透的麻布,厚重而深沉。
赵轩独坐酒肆一角,指尖摩挲着粗瓷酒碗的温润边缘,碗中琥珀色的酒液晃动着窗外昏黄的灯笼光影。
空气里弥漫着熟悉的酒糟香气和伙计的吆喝声,一切都与他记忆深处那个凋敝的村落渐渐重合。
然而,一丝尖锐的不协调感,如针一般刺入他看似平静的识海。
“这位公子,看着面善得很,以前可是来过咱们这儿?”老板娘韩三娘扭着丰腴的腰肢走来,脸上堆着恰到好处的市井热情,将一碟茴香豆“啪”地放在桌上。
赵轩心头猛地一沉。
韩三娘!
他记得这个女人,前世的记忆中,她只是牛家村一个普通的寡妇,守着这家半死不活的酒肆,脸上总带着被生活磋磨出的麻木。
可眼前的她,眼角眉梢竟透着一股精明与风情,那声询问,更像是一句精心设计的试探。
前世,他只是路过牛家村,从未在此歇脚。
赵轩抬起眼帘,深邃的眸子不起波澜,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或许吧,似曾相识。”
他的目光不着痕迹地滑过韩三娘,落在了她身后墙壁上那幅早已泛黄的《江湖舆图》上。
心脏,骤然漏跳一拍!
那地图上,明确标注着“铁枪庙”三个字的位置,竟比他记忆中偏离了足足半寸!
对于常人而言,半寸之差微不足道。
但对于赵轩这等将整个江湖格局刻入骨髓的重生者来说,这半寸,便是天壤之别!
前世,杨康与完颜洪烈正是在那旧址密会,才有了后续一连串的江湖风波。
如今位置变了,因果的丝线,已然在无人察觉的角落,悄然错乱。
这个世界,从根源上就透着诡异!
“一个人喝酒,未免寂寞了些。”韩三娘的笑声将他的思绪拉回,她熟练地为赵轩满上酒,“公子若不嫌弃,不如与奴家聊聊?这村子不大,趣闻怪事倒不少。”
正中下怀。
赵轩端起酒碗,一饮而尽,辛辣的酒液顺着喉管烧入腹中,他借着酒意,装作愁眉不展地叹了口气:“烦心事缠身,正好听些怪事解解闷。老板娘但说无妨。”
韩三娘见他上钩,神秘地凑近了些,压低了声音,那股子风尘味里夹杂了一丝令人心悸的阴冷:“要说怪事,前夜就有一桩。有个穿黑袍的瞎子,也不知从哪儿来的,在村外乱葬岗烧了一夜的纸钱,嘴里颠三倒四地念叨着什么‘命不该绝’,什么‘钥匙归位’,听着就瘆人。”
赵轩握着酒碗的手指微微收紧。
黑袍瞎子?
柯镇恶?
不对,时机不对,说的话更不对。
“更邪乎的还在后头呢。”韩三娘继续道,“那瞎子前脚刚走,后脚李捕头就在村口抓了个疯疯癫癫的小子,非说自己是‘郭靖的后人’,要来寻先祖遗宝。您说可笑不可笑?郭靖郭大侠如今正在襄阳抗击蒙元,威名赫赫,哪来的什么后人跑到我们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寻宝?”
赵轩的瞳孔骤然收缩!
郭靖尚未名扬天下,此刻的他,应该还是个在蒙古草原上跟着江南七怪学艺的憨小子!
何来的后人?
何来的郭大侠?
这绝不是简单的错乱,这是有人在刻意混淆天机!
他不动声色,悄然运转起得自混沌道印的金手指——“洞虚之眼”,一股微弱的感知力如水波般蔓延开去。
瞬间,他“看”到了酒肆后院柴房里,那个被捆绑着的少年。
少年身上气息驳杂,但其中一缕若有似无的真气波动,却让他如遭雷击!
九阴真气!
虽然微弱得仿佛风中残烛,但那股阴寒纯粹的本质,绝不会错!
一个自称郭靖后人的小子,体内却有九阴真气的残息。
一个神秘的黑袍瞎子,念叨着“命不该绝”。
一张位置偏移的地图。
所有的线索交织成一张无形的大网,而他赵轩,正身处网的中央。
“有意思。”赵轩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他从怀中摸出几枚铜钱,重重拍在桌上,“老板娘,再来一壶好酒!今夜,我要听个痛快!”
他像是被勾起了谈兴,声音也高了几分,话锋一转,故意朗声道:“说起这江湖遗宝,我倒是听过一个传闻,据说那失传已久的《九阴真经》,最近又有了消息,似乎就与这临安府左近有关!”
声音不大不小,却清晰地传遍了酒肆的每一个角落。
邻桌的几个江湖汉子顿时竖起了耳朵,连韩三娘脸上的笑容也僵硬了一瞬。
赵轩将一切尽收眼底,喝完最后一口酒,起身离去。
在桌上留下酒钱时,一枚古旧的铜牌“不经意”地从他指尖滑落,掉在钱堆旁。
铜牌上,清晰地刻着四个小字——“临安徐记药铺”。
夜色如墨,村外破庙。
赵轩如同一道幽灵,潜伏在残破的佛像之后,与黑暗融为一体。
他留下的铜牌是个双重陷阱,既是引蛇出洞的诱饵,也是一个指向临安的假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