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纤雪 作品

第二百七十三章 词续

“母后明鉴,儿媳绝非狡辩。自案发以来,儿媳夙兴夜寐,贤妃与佳婕妤也在旁辅佐协查,只可惜案情远比表面复杂。儿媳深知后宫之事关乎皇家颜面,不敢有丝毫懈怠。至于刑部介入,实则因案情涉及诸多宫外线索,非后宫之力所能及。陛下也是出于尽快查明真相、以安后宫与朝堂之心,这才破例允许。”余少云竭力为自己辩解。

 “皇后这张嘴,今日方知也是这般能言善辩。”沈太后语带嘲讽,“罢了,事已至此,多说无益,你出去吧。”

 “儿媳告退。”余少云带着众嫔妃行礼,转身退至殿外。

 看着皇后铁青的脸色,众嫔妃皆没敢多言,安静的跟着她到了宫门外,看着她上了凤辇,远去了,才窃窃私语。

 等贤妃、佳婕妤、周婕妤、王婕妤相继坐着轿辇离开,那几个低阶良人、选侍耐不住沉默,借着拢紧披风的动作凑到一处,声音压得极低。

 “方才太后的话,听着真是……”曹良人的话说到一半,被身旁的吕良人用眼神制止,她忙改口,“皇后娘娘今日脸色确实难看。”

 “天寒罢了,”李文好拢了拢身上的青色披风,披风边缘镶的兔毛微微颤动,“昨儿我宫里的炭盆烧得旺,晨起倒有些燥得头晕。”

 “听说今天御膳房熬了姜母鸭汤,”宋雨婷赶紧接过话头,语气里带着几分雀跃,“可以让宫女去传来,喝几口鸭汤,祛祛寒气。”

 “好呀,一会一起用膳。”李文好笑道。

 闲话几句,随着曹良人上了轿辇离去,众选侍这才带着各自的宫女,回各自的寝宫。

 谢知意刚进清极院,谷雨就迎了上来,笑着禀报道:“娘娘,陛下来了,在书房。”

 萧浔这是刚下了早朝就过来了,难道是夏国那边有什么消息传来?

 谢知意脚步匆匆地往书房去,一进门,就见萧浔正坐在临窗的案前,指尖捏着一卷素笺细细看着。

 “陛下。”谢知意轻唤了一声,走了过去,“妾身闲时写着玩的,不过是些窗前月、阶下花的琐碎句子,倒让陛下见笑了。”

 萧浔抬眸看来,眼底漾着笑意,指尖在素笺上缓缓划过,带着几分珍重:“爱妃这诗,好就好在不堆砌辞藻,偏能把寻常心绪写得入木三分。你看这句‘灯花爆时忽念君’,不过是灯花迸裂的瞬间,却把那点突如其来的念想写得像揣了颗暖珠子在怀里,读来心头都跟着软了。”

 他忽然停在一处笔锋转折处,指尖轻轻点了点纸面:“再说这字,笔力藏得巧,看似漫不经心的牵丝,实则每一笔都稳当。你写‘愁’字时收锋极缓,倒像是把那点轻愁慢慢叠进了笔画里;写‘喜’字时却偏锋带过,活脱脱是藏不住的笑意要从纸里跳出来。这般字随心意,可不是单靠苦练能成的。”

 边说边翻看素笺,“旁人写诗多为唱和应景,你却是随手写来遣怀寄兴,偏这随性笔墨里最见真性情。这字配这诗词,倒是珠联璧合,朕今日既见这般妙物,那就得归朕了,可不能再让你随手收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