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推诿扯皮(第2页)

 她年纪越大,越是重视亲情,福临不在了,她就只能从玄烨的身上找他阿玛的影子,玄烨也大了,比他阿玛去的那年年纪都大了,性子也不像,可孝庄看着年少的太子,却时常恍惚的想起十几岁的福临。 

 很奇怪,明明她的曾孙儿和福临没那么相似,可是,可是,她只能把那一腔爱投注到他的身上。 

 福临己经不在了…… 

 福临己经不在了。 

 胤祚是很支持太子哥哥的这个做法的,儿孙绕膝,承欢膝下,也是聊作慰籍。 

 可他总觉得,这样下去也不是个正经事,生病不能拖呀。 

 但他又不能主动提试试别的法子,万一出了什么事,这可是大清最尊贵的女人——太皇太后,他也担不起这责任。 

 说他自私也好,说他胆子小也罢,他不至于天真到一股脑的乱在此事出谋划策。 

 提出来的人不能是他。 

 但潜意识里,胤祚是不希望太皇太后出事的,这位老祖宗就是后宫的定海神针,看似久不管前朝事,却也有着莫大的影响,最重要的是,对着汗阿玛,老祖宗是个精神支柱。 

 祖孙俩相依为命至今,康熙的心中,这位玛嬷的重要性是任何人都不能比的。 

 只有她,才能规劝帝王。 

 有她在,前朝后宫就不会乱。 

 胤祚的生活也能安稳下去。 

 为私为公,太皇太后长命百岁都是最有利的。 

 胤祚心里有些想法,那风寒药在宫外试点己久,卓有成效。 

 有实例在前,若是用,不敢保证别的,可慢慢好转不是问题。 

 外头用的药性烈,是为了见效快,也是外头的平民百姓耗不起钱财和时间,免费布施的药,只求立竿见影,保得一条命在。 

 家里情况稍微好点的,都是多拿上几副药,两三天就能好起来,五六天痊愈。

 可宫里总是保守,性烈伤身,性温见效慢,咋样都不合适,都有人站出来反对。 

 没有这样的事,又有那样的事,一群人推诿扯皮。 

 胤祚只能憋在心里。 

 就这么熬着,一日两日的不要紧,又过了三五日,太皇太后病的重了。 

 胤祚听着胤礽说之前太皇太后还能偶尔在宫里转转,精神气也还好,每回他去总要聊好久,可近日来,人总是没精神,浑身痛,冷,睡也睡不着,咳嗽不止,头痛的不愿与人说话。 

 也就康熙或胤礽去了,老人家还能打起精神来在床上坐着聊几句。 

 胤礽心力交瘁,白天撑着笑陪乌库玛嬷说话,晚上就闷闷不乐,毓庆宫的宫人们大气都不敢出,他们知道主子近来心情不好,先前索相的事还未解决,又横生波折的要操心太皇太后。 

 胤礽自己闷了几日,终是憋不下去,找了胤祚说话。 

 他现在也习惯了有什么事商量就找胤祚。 

 六弟还是很靠谱的。 

 胤礽亲自认证。 

 弟弟时常能想到些他想不到的角度,人也妥帖,最重要的是他能交付信任。 

 这不,胤祚等着等着,就把他太子哥哥等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