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章 暗流涌动,真相之上(第2页)
她的心猛然一沉。
李晨……并不是最初的实验对象?
那么,真正的“第一个”是谁?
她抬头望向还在休整的我,眼中浮现出一丝复杂的神色。
但她没有立刻告诉我,而是默默地合上了那本日志。
这一章,还没有结束。
但风暴,已经悄然逼近。
警报声早已归于沉寂,但空气里依旧弥漫着一股焦灼的紧张感。
我靠在实验台边,缓缓调息。
刚刚使用“洞察之眼”的后遗症还未完全消退,视线仍有些模糊,脑海中不断回放着那些破碎的画面:陈默站在角落,神情复杂;他手中那张纸的标题,赫然是《观测者3号》的核心架构图。
如果他还活着,那么一切就还有希望。
但我更担心的是——他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这时,安雨桐突然从档案柜那边快步走来,脸色苍白,手里紧紧攥着一本泛黄的日志。
“丁致远……”她的声音有些颤抖,“你得看看这个。”
她将日志递给我,翻到那一页时,我的呼吸骤然一滞。
我盯着这行字,心头一阵寒意。
“等等……”我皱起眉头,“李晨不是最初的‘双生体’?”
安雨桐点头:“真正的第一个实验对象,是一名志愿者,编号‘001’。他在实验初期因意识崩溃而死亡。之后才启动了‘替代计划’,选择了李晨。”
我沉默了几秒,随即翻开更多页面,寻找那个名字。
终于,在一张旧实验名单上,我看到了它:
“志愿者姓名:丁致远(已故)。”
那一刻,我整个人如同被雷击中,脑中轰鸣不止。
“这不可能……”我喃喃道。
“你的名字。”安雨桐低声道,“和他一模一样。甚至连出生年份都对得上。”
我猛地站起身,心跳如鼓。
我是三年前来到这座城市的,那时我刚从一场车祸中醒来,失去了部分记忆。
医生说那是轻微脑震荡造成的短期失忆,但我一直对自己的过去模棱两可。
难道……我也曾是他们实验的一部分?
不,不可能。我不是“双生体”,也没有被系统控制过。
除非……
“除非我的意识早已被复制。”我低声说。
空气仿佛瞬间凝固。
柳思思也听到了这句话,她走到我身边,眼中满是担忧:“你是说……现在的你,可能只是复制品?”
我摇摇头,苦笑了一下:“我不知道。但现在,我们有了新的目标。”
我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向韩东:“放弃破解这台终端。我们不能冒险触发系统的自毁机制。”
韩东皱眉:“可关键数据都在这里。”
“真正的答案,不在这里。”我说,“而在项目最初开始的地方——观测者计划的第一代实验室。”
林若兮立刻反应过来:“你是说……城北废弃的精神康复中心?”
那里曾是观测者计划的起点,后来因为一次意外事故被封锁。
如今早已荒废多年,但在档案记录中,它仍是整个项目最早的数据存储点。
“我们要去那里。”我说,“那里或许藏着我们真正需要的东西。”
众人纷纷点头。
夜色渐深,我们各自整理装备,准备第二天一早出发。
而今晚,是我离开前的最后一夜。
我坐在实验室的休息区,靠着墙角发呆。
忽然,身后传来轻柔的脚步声。
是柳思思。
她手里拿着一个小小的金属盒,轻轻放在桌上。
“这是什么?”我问。
她没有回答,而是打开盒子,露出一枚微型追踪器。
“无论你去哪,我都会找到你。”她说,语气平静却坚定。
我怔住了。
一直以来,我都习惯隐藏情绪,把责任扛在肩上,很少允许自己脆弱。
但在她面前,我竟有些不知所措。
我伸手握住她的手,第一次没有松开。
“谢谢你,思思。”我看着她的眼睛,“这次,我会亲手揭开真相。”
她点点头,嘴角浮现出一抹淡淡的笑意,却掩不住眼角的一丝湿润。
我们都知道,这一趟旅程不会轻松。
也许前方等待我们的,是更大的危机与谜团。
但我们已经做好准备。
凌晨三点,我独自走出实验室,准备回家休整。
街道空无一人,风有些冷。
手机震动了一下,是一条新消息。
发件人未知,内容只有一句:
> “你的意识,早在三年前就已被复制。”
我瞳孔猛然收缩,手指僵硬地停在屏幕上。
抬头望向远处漆黑的天际,心中升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寒意。
谁发的这条信息?
他们又知道些什么?
我握紧拳头,眼神变得锋利。
不管是谁,不管你在哪里——
我会找到你。
但风暴,正在逼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