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东南大庆(第2页)
听传言,这严仕龙的胃口,比起御史刘晋元来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了不影响东南抗倭大计,戚弘毅只好再次做起当初为展燕等人所不耻的“贪污行贿”的举动。
为了喂饱严仕龙,戚弘毅暗中将木村武陟藏宝室中所得尽数私吞,而后全部献给严仕龙。
收到礼物的严仕龙十分开心,亲自携御史刘晋元入宁海卫劳军,并将东南大捷之事报知朝廷。
戚弘毅在军营之中,从来严格禁酒,如今却不得不虚与委蛇,设下酒宴款待严仕龙,刘晋元二人。
戚弘毅身为一方将军,威震东南,可面对此二人,却也只能从旁陪侍,小心谨慎,殷勤伺候。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严仕龙兴致正浓,夸赞道:“戚将军治军有方,所向披靡,战场之上百战百胜,尽扫东南倭寇,无愧一方名将。”
说话间,他又顿了一顿,话锋一转:“说来,我本以为将军只是一介武夫而已,没想到今日一见,竟如此懂事。而今倭寇已尽平,我保举将军入京城兵部如何?”
戚弘毅先谢过严仕龙,随后推辞道:“严公子,东南倭寇并未尽平。据我所知,海波城之倭尚有残部盘踞于海上闻涛岛,有卷土重来之心。我已做好准备,欲举兵尽歼闻涛岛之敌,彻底消灭倭寇,使其不敢窥视东南。”
“将军多虑了,”严仕龙道:“闻涛岛不过一海上荒岛而已,纵使盘踞有些许倭寇残贼,不足为虑,何必耿耿于怀?将军可以出去看看,如今连东南百姓人人庆祝,可谓海晏河清,又何必多此一举呢?”
“非我多此一举,而是我深知倭寇野心勃勃,必会寻机反攻,”戚弘毅分析道:“闻涛岛上,尚有海波城倭酋山本纲夫盘踞,其势不在小。如今我军携大胜之威,正好急攻进取,可一战而定。若坐待其休养生息,趁势反扑,则灭之难矣!”
严仕龙听戚弘毅如此说话,舒展的眉头逐渐拧成一团。
见严仕龙神情不对,刘晋元急忙出言提醒道:“戚将军,数股残兵败将,偏安一隅而已,何必苦苦追逼?兵法上不也说:’穷寇勿追’吗?若要功名,随严公子入京,可比你苦熬战功来的快多了。”
“不,穷寇当追,”戚弘毅立刻驳道:“倭寇狼子野心,侵我土地,害我百姓,手上血债累累,岂能不报?闻涛岛虽小,亦在我国土之内,今被倭寇所占,岂能不追?闻涛岛距海岸极近,潮落之时,有道路相通,旦夕且至,有恶敌居于卧榻之侧,岂能不防?”
“够了,”严仕龙突然将手中酒杯摔在地上,拍案而起,声色俱厉地责备道:“戚弘毅,我就跟你明说了,东南战报我已派人送往京城,皇帝听闻东南倭寇全部平定,龙颜大悦,欲行大礼,往太庙告知先祖。此时再言抗倭,意欲为何?圣上会怎么想?难道是说东南战报是假的?戚大将军,这欺君之罪,是你背的起?还是我背的起啊?”
“海波未平,倭寇未灭,何敢封官,”戚弘毅声音悲切,竟有决绝之意:“严公子,我自会上书圣上,若触犯龙颜,一切后果,戚某自当之。”
“冥顽不灵,”严仕龙闻言大怒,拂袖拍案而去,出帐前,只留下一句话:“好自为之。”
“哎呀,你呀!”刘晋元似恨铁不成钢般埋怨两句。
他从戚弘毅身边走过,匆匆去追严仕龙去了。
帐中只留下戚弘毅一人,一种巨大的孤独感忽然涌上心头:江湖朋友不理解他贪污行贿,离他而去;将士眼中,他还是那个廉洁公正的好将军。
然而,这并非他的本意,只是为了抗倭大计,为了东南百姓。
他本人生活清贫,贪污缴获所得,不过是拿来填满那些个达官显贵的胃口罢了,因为只有这样,他的抗倭大计才不会被朝廷掣肘。
可若是背离了抗倭的初衷,他并非不敢以身抗辩,并非不敢得罪权贵。
他必杀尽倭寇,偿累累血债,还东南太平,海晏河清。
戚弘毅忽然想起自己年少登镇海楼时作的那首诗:
昔人建此镇海楼,恶浪飙风一时休。
今有倭人兴风浪,何人再建镇海楼?
戚弘毅愿以身镇海,平此恶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