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文狼 作品

第137章 静夜论道(第2页)

 又听伦珠喇嘛继续言道:“阿赖耶识性如虚空,无形无色,不坏不灭,能世世随业受果,虽离见闻觉知,无分别性。通过修行阿赖耶识,便能寂照无名,任运轮回。”

 云帆皱眉道:“大喇嘛,这世上真的有轮回吗?”

 伦珠笑道:“本座已历百世轮回,又历经七次转世重生。”

 云帆闻言大为惊叹:“难怪你这么厉害,原来已经修行了七辈子了,小子佩服...佩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伦珠指着远处一只伏地而的走野兔道:“若无因缘,那小兽灵觉再是敏锐,也感知不到本就不存在的危险,而天上的那两只金雕,便是它惊骇奔突的因缘。”

 见云帆听得很是认真,伦珠暗中嘉许,继续讲解道:“而末那识所依之缘,却是作为第八识的阿赖耶识。之前说过,阿赖耶识乃是众生的‘自我’本源,这里不得不说,所谓‘识’的更深一层的含义,那便是性知。所谓性知,即对自我的一种认知,阿赖耶识无疑便是具备先天性知,而末那识便是其认知外界和自我之间的工具与桥梁,所以说当你运用末那识去观察世界时,轻松的便可以突破明缘、空缘、因缘等所有障碍,不受光线、空间等种种限制,直接反馈到你的大脑之中,与双眼所见,亲手触摸,无二无别。”

 听到这里,云帆便已经对末那识和阿赖耶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结合他的以往所学,还有了更进一步的猜测。

 在云帆想来:“阿赖耶识与真我既有共通之处,却又不尽相同。或者从本质上来说,这两者在最初的时候,或许就是同一种东西,只是佛门与修真者印证的法门不同,才使二者有了本质上的区别。正如伦珠所述,阿赖耶识性如虚空,且无形无色,又不坏不灭,普通人根本就不可能发现阿赖耶识的存在,而佛门印证阿赖耶识的法门就是缘起性空,这也正是佛法中真空生妙有的真谛,与《老子》五千言中的无名,万物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伦珠上师见云帆陷入了沉思,面上则愈加的祥和,便于一旁手结智拳印,口诵真言。而云帆此时却是思绪飞驰,无数的念头纷至沓来。

 “佛门的方法是缘起性空,那么修真的法门就在于一个修字,在本我之中再修出来一个真我。难怪师祖当年曾说,修真就是一次不经转世的轮回,而且还是打破了轮回天道的自我轮回。而轮回的本体,便是修士所修炼出来的元婴,当然这种修炼的先决条件,就是必须要有大量的灵气。而然修神呢?修神者修练的是元神,难道,阿赖耶识就是存在于元神之中?”

 云帆越想越觉得有理,这不禁又让他想到:“不管是修真还是修神,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长生久视,为了能够脱离躯壳的桎梏枷锁,也都需要大量的天地灵气,或是成就阳神或是元婴大成。他现在算是明白了,伦珠为什么会去转世轮回,这只是灵气匮乏之下的无奈之举,不过,这也是变相地达到了长生的目的。”

 云帆又想起之前交手时,伦珠所使用的手段,以真言配合结印,便能调动一定范围内的天地伟力,可见阿赖耶识才是他沟通天地之力的载体。以伦珠的修为,即便不如金丹修士,想来也相差无几,毕竟二者的攻击方式也都同出一辙,可见伦珠之前的确是手下留情了。

 尽管如此,云帆也决不会拜伦珠为师,他的路只能是他一个人独自走下去,何况他已经有了玉华门这个牵绊。云帆理清了思路,便苦思起了脱身之计,王守仁对于伦珠的禁制无能为力,但并不代表云帆也拿它没有办法。

喜欢天穹碧外请大家收藏:()天穹碧外爪机书屋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