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第2页)

 这个测试不是一次两次,而是几百上千次,只有这样才能得出精准的结果出来。 

 这样一个项目,只有交给张应来才是最合适的。 

 近炸引信的很多数据,包括不同尺寸炮弹感应线圈的大小以及爆炸延时的时间都非常有讲究。 

 需要水磨功夫才能磨出来。 

 “对了,厂长,在这个设计工程中可能会到一些三极管或者电容之类的器材,这些原件我们可能暂时生产不了,能不能?” 

 “买!” 

 于业直接干脆利落地说道。 

 “对了,再给你一点提示吧,这引信的外壳因为电磁屏蔽效应是无法用金属的,最好选择用塑料。 

 我已经让陈侃开始想办法进行煤化工和石油化工的研究了,生产出塑料来,只是时间问题。 

 如果你这边进度快的话,现在先想办法从沪地或者港地进口一批塑料。” 

 于业补充道。 

 “谢谢老师!” 

 张应热切地回应道,他没想到老师已经提前把他可能的问题都想到了,情绪激动之下连称呼也顾不得注意了。 

 看老师对近炸引信这么了解,他有理由相信在自己老师的办公室某个角落里肯定有完善的设计图纸。 

 安排好陈侃和张应的工作,于业带着两个警卫在工业区转了转,即便是临近年关了,各个工厂都还是一片繁忙的景象。 

 建设的建设,开工的开工,忙得不可开交。 

 平安县城里边有些有生意头脑的小商贩,此时都带着自己的货品在工业区边缘叫卖,卖热茶、热馄饨和油饼子的都有,甚至还有一些卖小零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