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洞天 作品

第135章 报到风波(第2页)

 “成何体统!”

 张教育长的声音如同炸雷一般在众人耳边响起,震得人耳膜生疼。

 他的脸色阴沉得可怕,一双眼睛紧紧地盯着徐天亮,仿佛要喷出火来。

 “徐天亮,你爹就是这么教你目无军纪的?”

 张教育长的质问如同一把利剑,直刺徐天亮的心脏。

 徐天亮的气焰顿时矮了半截,他嗫嚅着想要解释:

 “张叔,我这兄弟……”

 “住口!”

 张教育长毫不留情地打断了他的话,

 他的手指像箭一样指向古之月,

 “军校学员不得佩戴军衔,不得私藏枪械,你当这是菜市场?”

 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这种行为的极度不满和愤怒。

 古之月的手还按在那把枪上,他的指节因为过度用力而发白。

 他的心中充满了矛盾和无奈,一方面是对兄弟的义气,另一方面是对校规的敬畏。

 徐天亮急得直跺脚,他的额头上冒出了一层细汗,

 “张叔,这枪真不能收啊,这可是他兄弟卢排长的命……”

 然而,他的话还没说完,张教育长已经转身对副官下达了命令:

 “把枪收缴了,明日通报批评!”

 "命?”

 张教育长嘴角泛起一抹冷笑,眼神冷漠地盯着徐天亮,厉声道:

 “在军校,军令就是命!

 你若再敢如此啰嗦,我现在就给你爹打电话!”

 徐天亮的嘴唇微微颤动着,似乎想要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没有发出声音。

 他的脸色变得有些苍白,显然是被张教育长的话吓到了。

 古之月见状,无奈地叹了口气,缓缓解下腰间的枪套。

 金属碰撞的声音在空旷的校门前显得格外清晰,仿佛是古之月心中最后的挣扎。

 他小心翼翼地将枪放在石桌上,指尖轻轻抚摸着枪身上刻着的“精忠报国”四个字,

 仿佛能感受到这四个字所蕴含的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

 张教育长见状,冷哼一声,甩袖转身离去,留下古之月和徐天亮站在原地。

 徐天亮见状,急忙搂住古之月的肩膀,满脸愧疚地说道:

 “对不住啊,兄弟,我……”

 古之月摆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缓缓说道:

 “不怪你,这是军令,我必须服从。”

 他的目光始终落在石桌上的那把枪上,

 仿佛透过枪身看到了曾经并肩作战的卢排长,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卢排长正对着他微笑。

 办完了入学手续,老油条徐天亮拍了拍古之月的后背,安慰道:

 “走,先带你去宿舍吧。

 这军校的规矩虽然多,但有我在,没人敢欺负你。”

 古之月点了点头,两人并肩走着,脚下踩着满地的碎光,缓缓向校园深处走去。

 古之月胸前的新学员领章在风中轻轻摇晃,

 似乎也在为他即将开始的军校生活而默默祈祷。

 路过兵器库时,他的脚步突然停了下来,因为他听到了一个声音——

 那是自己的驳壳枪被锁进柜子的声响。

 这声音在寂静的环境中显得格外突兀,仿佛是一声遥远的枪响,惊飞了屋檐下的雨燕。

 徐天亮走在他旁边,嘴里不停地说着话,唾沫星子横飞。

 他热情地介绍着这里的情况:

 “咱们这队队长可是黄埔三期的,那可是个厉害角色,训起人来跟阎王爷似的。

 不过你别担心,食堂的馒头管够,澡堂子的热水也很充足……”

 徐天亮突然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说:

 “看见东边那排瓦房没?

 那是教导队的驻地。

 听说过些天要搞对抗演习,咱们可得当心着点……”

 很快走过宽阔有序的校园,徐天亮叼着烟卷推开宿舍门,满墙的《步兵操典》哗啦作响:

 "这屋要住着16个人…现在你睡那张空位,古木头!"

 他忽然掀开床板,底下竟藏着四箱泸州老窖,也不知道这个纨绔怎么买通哨兵带进宿舍的。

 "我做梦都想要和兄弟喝顿酒!"

 古之月摩挲着新发的学员佩剑,剑鞘上"亲爱精诚"的校训硌得手疼。

 窗外突然飘来《黄埔校歌》,徐天亮鬼魅般耳语:

 "听说运输处朱处长是汪老故交之后?他管着滇缅公路的油料…"

 古之月听着徐天亮的唠叨,目光却不由自主地扫过操场边的青天白日旗。

 风卷起军旗的一角,露出了后面隐约可见的战壕工事。

 他心里明白,从今天起,那个带着驳壳枪的缉私总队的少尉已经死了,

 现在站在这里的,是中央军校第十六期的学员古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