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洞天 作品

第162章 血色炊烟

血色炊烟

 村口那棵老榕树的影子,

 在夕阳的映照下,被拉得长长的,仿佛要延伸到天边。

 徐天亮操着一口金陵话,端起手中的波波沙冲锋枪,

 气势汹汹地就要往前冲,

 那枪管上还沾着上午与鬼子辎重兵激战留下的鲜血。

 张营长见状,连忙用他那带着山东口音的大嗓门吼道:

 “你个愣头青!

 鬼子在碾坊里架起了机枪,

 你这么冒冒失失地冲进去,不是去送死吗?

 那不成了活靶子啦!”

 他一边吼着,一边伸手一把薅住徐天亮的后衣领,

 由于用力过猛,徐天亮的学员军衣扣子都被崩飞了两颗。

 山东腔与血腥气交织在一起,

 如同一股强大的冲击波,震得徐天亮的耳膜生疼。

 而此时,古之月正蹲在田埂上,

 他手持毛瑟步枪,透过准星,扫视着鬼子的临时据点。

 只见二十多个鬼子正聚集在祠堂前,

 围坐在一起喝酒,他们的三八式步枪东倒西歪地靠在墙边,

 仿佛已经对这一带的安全放松了警惕。

 然而,更令人发指的是,

 有两个鬼子兵正在撕扯着一个身穿花布衫的姑娘,

 那姑娘的惨叫声响彻云霄,

 惊起了一群栖息在榕树上的乌鸦。

 古之月的目光紧盯着这一幕,

 他的腮帮子因为愤怒而绷出了青筋,

 他用苏北口音低声说道:

 “东巷有两挺歪把子机枪,碾坊顶上还有掷弹筒。”

 他的声音冰冷得如同寒冬里的冰块,

 透露出对鬼子的刻骨仇恨。

 “东边三户人家能绕到鬼子屁股后头。”

 张营长蹲在地上,用刺刀在泥土上比划着,

 “古排长,你带两个班的人从这里摸过去,

 等天一亮,你就在西边的社场埋伏好。”

 徐天亮一脸的不耐烦,“呸”地啐了口唾沫,嘟囔道:

 “山东大葱就会绕弯子,

 直接冲进去突突了算俅!”

 古之月突然抬手,手中的毛瑟步枪发出一声沉闷的响声。

 百米外,那个正在撕扯姑娘衣服的鬼子兵应声倒地,

 眉心处开出了一朵鲜艳的小红花。

 剩下的鬼子兵顿时乱作一团,

 他们惊慌失措地端起枪,朝着四周的暗处胡乱射击。

 “奶奶的,这枪法真是绝了!”

 徐天亮见状,兴奋地叫了起来,

 他手中的波波沙冲锋枪已经顶上了膛。

 古之月见状,飞起一脚踹在徐天亮的屁股上,骂道:

 “少给老子拍马屁,等会儿给老子听指挥!”

 随着夜幕逐渐降临,四周的光线也越来越暗。

 古之月带领着两个班的战士,悄悄地摸到了鬼子据点的后墙根下。

 墙根下,横七竖八地躺着三具尸体,

 其中一个是穿着蓝布衫的老汉,

 他的手里还紧紧攥着一把豁口的菜刀。

 徐天亮摸出两颗手榴弹,正准备扔出去,

 突然听到祠堂里传来一阵鬼子的笑声。

 “太君,花姑娘的有!”

 那汉奸谄媚的声音,就像一把锉刀,

 狠狠地锉在古之月牙根上,让他牙根发酸。

 就在这时,三颗照明弹突然升空,

 将这片黑暗的夜空照得如同白昼。

 张营长的捷克式轻机枪,

 在东边怒吼起来,子弹像雨点一样倾泻而出。

 古之月趴在社场边祠堂的屋顶上,

 他的枪管缠着破布,以防被敌人发现。

 他的目光紧紧锁定在第一个机枪手身上,

 只见那钢盔下的仁丹胡刚刚冒出磨盘,

 古之月的子弹就像长了眼睛一样,准确地掀飞了他的天灵盖。

 第二个鬼子见状,急忙去抓那挺机枪。

 然而,古之月的第二发子弹却如闪电般射来,

 打穿了他的手腕。那鬼子惨叫一声,手中的机枪也随之掉落。

 这声惨叫,就像一个信号,

 引得徐天亮毫不犹豫地甩出一颗手榴弹。

 只听“轰”的一声巨响,那磨盘连人带枪被炸成了碎片。

 而徐天亮甩出的手榴弹,

 不偏不倚,正好砸进了窗户里。

 随着爆炸声响起,里面传来了鬼子的惨叫声。

 紧接着,徐天亮的波波沙冲锋枪在社场里横扫起来,

 那密集的火力,打得鬼子们根本无法抬头。

 鬼子们的歪把子机枪刚刚架起来,就被徐天亮的子弹掀翻在地。

 “冲啊!”张营长的吼声震得瓦砾乱颤,

 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为之颤抖。

 古之月见状,猛地撞开祠堂的后门。

 就在这时,他看到三个鬼子正慌慌张张地往地道里钻。

 他来不及多想,手中的毛瑟步枪连续击发,

 两个鬼子瞬间栽进了地道里。

 而第三个鬼子,还没来得及反应,

 就被古之月的军刺狠狠地钉在了门框上。

 徐天亮端着波波沙冲进来,弹壳崩得满地都是:

 "乖乖,这地道够鬼子钻到南京!"

 突然,祠堂供桌下传来婴儿的啼哭。

 古之月掀开桌布,看见个三四岁的女娃正搂着具女尸发抖。

 女尸的衣服被撕得粉碎,胸口插着把三八大盖刺刀。

 “班头,这边还有活口!”

 徐天亮的声音突然在西厢房响起,打破了清晨的宁静。

 古之月心头一紧,连忙抱着女娃快步走过去。

 一进西厢房,一股浓烈的血腥味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