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之洞天 作品

第353章 截击补给线(六)(第2页)

 

布伦机枪最后打出一个长点射,压制住零星的反击火力。

 

赵大虎、赵二虎也停止扫射,迅速更换弹鼓。

 

徐天亮和张爱民早已在爆炸响起时就停止了“逃跑”,此刻也朝着古之月的方向快速靠拢。

 

整个伏击过程,从徐天亮开火吸引,到诡雷爆炸,再到三面火力覆盖,前后不过短短两三分钟!

 

快如闪电,狠辣无比!

 

当幸存的鬼子兵终于从最初的混乱中稍稍稳住阵脚,惊恐地寻找袭击者时,

 

丛林边缘早已空无一人,只剩下开阔地上横七竖八的尸体、重伤者的哀嚎、燃烧的物资和受惊乱窜的骡马。

 

丛林深处,古之月带着他的十二个兵,如同滴入大海的水滴,悄无声息地远离了那片血腥的开阔地。

 

他们在一个相对隐蔽的溪谷旁停下。

 

没有人欢呼,只有粗重如拉风箱般的喘息声,汗水顺着脸颊小溪般淌下,在沾满硝烟泥土的脸上冲出沟壑。

 

空气里除了熟悉的汗臭和硝烟味,似乎还残留着刚才开阔地上浓烈的血腥和焦糊气息。

 

徐天亮一屁股坐在湿漉漉的苔藓上,背靠着一棵大树,胸膛剧烈起伏。

 

他摸索着卸下汤姆逊那沉重的弹鼓,手指因为过度用力而微微颤抖。

 

金陵腔调带着劫后余生的嘶哑,还有掩饰不住的亢奋:

 

“乖乖隆地咚……

 

过瘾!真他娘的过瘾!

 

看那些小鬼子,炸得跟过年放的炮仗似的!

 

最后那几下,舒坦!

 

比下关码头喝老鸭汤还舒坦!”

 

他咧开嘴,露出被硝烟熏得微黄的牙齿。

 

张爱民没坐,他拄着汤姆逊站在一边,眼神还有些发直,似乎没从刚才那电光火石般的杀戮中完全回过神来。

 

他低头看看自己手中那支还在微微发烫的冲锋枪,又抬头望向开阔地的方向,虽然早已被密林遮挡。

 

他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带着浓重的川音,声音不大,却充满了发自肺腑的震撼:

 

“格老子的……神了……真的神了……

 

从勾引,到埋雷,再到包饺子……

 

一环套一环,严丝合缝……

 

这哪是打仗,这分明是……”

 

他似乎在努力寻找一个贴切的词,憋了几秒才蹦出来,

 

“……是庖丁解牛!

 

取鬼子的脑壳,真跟囊中取物一样撇脱(轻松)!

 

连长,你这手活路(本事),硬是要得!”

 

古之月正用一块破布仔细擦拭着春田步枪枪管上的硝烟残留。

 

听到张爱民的话,他擦拭的动作没有丝毫停顿,只是头也不抬,低沉而清晰的苏北口音响了起来,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水面:

 

“囊中取物?”

 

他嘴角似乎扯动了一下,带着一丝冷峭的意味,

 

“那是鬼子没把咱们当人。

 

轻敌,就要付出血的代价。

 

记住,今天咱们能活着喘气,靠的是出其不意,靠的是快、准、狠,靠的是鬼子自己蠢!

 

下次,未必有这运气。

 

都别喘了,省点力气。”

 

他的话像一瓢冷水,瞬间浇熄了徐天亮的亢奋和张爱民眼中的崇拜光芒。

 

溪谷里的气氛重新变得凝重而现实。疲惫如同潮水般再次涌上每个人的身体。

 

孙二狗默默检查着自己剩下的手雷和引线,河南腔调低沉:

 

“中,连长说得对。

 

小鬼子吃了这么大亏,后面肯定跟疯狗一样。

 

咱得赶紧挪窝。”

 

赵大虎把打空的弹鼓扔在地上,发出沉闷的响声,东北腔带着狠劲:

 

“挪!往哪挪?

 

连长,你说个章程!”

 

古之月将擦好的春田步枪轻轻靠在树干上。

 

他抬起头,目光没有看身边的任何人,而是越过溪谷上方茂密的树冠,投向东南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