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气侧漏漏你一脸 作品

第45章 县考第一场(第2页)

 第二题很快公布:

 时文题,论语为政篇,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

 论语为政篇,主要讲的是孝义。

 为人子女应当怎样孝顺父母。

 这题看上去没有难度,但凡叫个人,只要不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就有爹妈,对于孝道必然每个人都有见解,但想要在这种泛类题目上脱颖而出,并不容易。

 谢宁周围的人已经开始作答。

 考场安静得只有沙沙的书写声。

 谢宁思考了一会开始作答,他的答题方向,中规中矩,以父母言行,品格熏陶孩子做人的方向,日月为照,父母为地,子女为山间小树,湖海中鱼,敬仰孝顺父母应当顺应天性。

 但最后,他在文章的末尾阶段拔高了一下立意,以帝王比作天地,以皇权比作大海,皇帝既君父,狠狠隔空吹了一波皇帝。

 有道是夸死人不偿命。

 谢宁这一波马屁,引经据典,便是阅卷官看了也挑不出个错处。

 最后一题是对对子。

 以咏春为题。

 咏春,小学课本上都一抓一大把的题目。

 听起来简单,但要求韵脚,平仄齐全,不少人都被难得抓耳挠腮。

 谢宁停下笔,闭目养神一会,静静地听着书写声,还有屋檐滴水的声音。

 就在他看似体会春意的时候,殊不知,一道目光从考场的上方投来。

 付博先手边放着谢宁的档案,谢宁十九岁,第一次参加县考,清水镇二道沟村村民,父祖上五代皆为赤贫。

 一个普通农家小子,远亲近邻没一个能跟医道搭上边的,竟还能练得一身好医术,付博先能注意到谢宁,并非是因为他拿一手正骨,而是他能到云州来就是因为拔毒药方。

 这拔毒药方竟然出自这年轻人之手。

 而且谢宁坐在一种表情紧绷的考生中间,脸上的从容淡定,就像是这样的情况他已经经历了多少次,与周围的人太格格不入。

 “付老,您是看好这位叫谢宁的学子?”

 县考一般由当地学政主持,一年一次的考试,知府只负责查看最后的结果,去没想到前朝帝师竟突然到了云州,要亲临县考,亲自查看。

 付博先是谁?

 那是教到过先帝,先太子,辅佐过三代帝王,门生故吏满布朝野的时任翰林院大学士的当世大儒。

 这么一尊大佛突然亲临县考现场。

 这叫云州知府谭佑铭怎能不重视。

 “并无。”付博先眼眸一阖,眼角的皱纹都带着一股令人肝颤的冷肃之意。

 谢宁出考场的时候,还在回想最后一道题。

 他改了一首清代咏春诗——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少年意气,又不失春情豪放。

 他穿越的这个大宴朝,社会文明明显在元明之前,他不信清朝的诗句也有人听过。

 即便听过,诗句经过他的改换,也没了抄袭嫌疑。

 “谢宁!”

 “谢宁这儿呢!”

 时候已到了下午,谢大利和李二柱热的一身汗,已经脱掉了棉外衣,就在不远的大树根底下朝他招手。

 “考的咋样?”

 李二柱张嘴就着急。

 谢大利连忙送上热水,“在里头吃东西没?”

 谢宁摇头,他太过于重视这场考试,从进入考场之后,为避免屎戳子和打扰旁边考生作答,带来的吃食和热水他一口都没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