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此子眼光毒辣

沿清河南下,过东武城走馆陶,一般要进入东郡。

 但最近白波、黑山的贼匪闹得厉害,只能绕道河内。

 袁绍虽然没能留住荀彧,但终究名族豪气还在,安排了五百甲士护送了一段路,直到进入河内郡,有朱灵接应才返回。

 到了这里,路上便已无需担忧。

 荀彧的行程,几乎都有人看着,到了河内,颍川自然有人来接。

 “原来中山无极县引以为傲的桑皮纸、去年大饥开私仓救济灾民,皆是子泓功劳,敬佩。”

 这段路走得通畅,荀彧在朝歌购了一辆牛车,三人得以在其中闲谈大势。

 荀彧看着许泽若有所思,秉承君子之德,他暂且相信此人的话。

 若他所说为真,的确是个遭遇悲催的人。

 现在这种冤大头已经不多了。

 许泽颇为愤恨的道:“只可惜,名声都被他甄氏拿去了,甄俨弱冠主家,大部分靠的是他人之劳,取之为功。简单来说就是白嫖。”

 “白嫖?”荀彧看向了郭嘉。

 “就是占便宜,一种术语,”郭嘉正经的答道。

 “还是奉孝博学。”

 郭嘉没过多解释,看向许泽咋舌道:“如你所说,这桑皮纸是被他们偷学了去,难道就不怕你在外以此法再投身别家?应当将你暗中杀害才对。”

 “二位有所不知,在下也略懂拳脚。”

 许泽自信一笑,但这两人明显不信。

 你拳脚能打得了多少人?甄氏豢养的僮客都有几千了吧?

 更别说私兵、死士了。

 寂静了许久,郭嘉动容笑道:“我敢断言,是有人在帮你。”

 荀彧补充了一句:“而且是以死相逼,才能说动家主。”

 这么笃定?

 会是谁呢?

 许泽心里存下了疑虑,这些年随商旅行走,没有结识几个值得称道的人物,真要说有人会暗中相助,那可能只有大小姐甄姜了。

 因为许泽第一次制出桑皮纸,就是和大小姐一起完成的。

 他对这两位的判断倒是不怀疑,世家大族的决议和用心,以及隐藏其中的潜规则,他们当然更懂。

 但真相如何,也只有日后再去问了。

 说话间,身后赶来了一骑,是荀氏的门客,赶到了牛车之前,将一封书简交给了荀彧,并说道:“后方有一骑追驾,说将此物书简送给一位许子泓的先生,并附有五金于此。”

 荀彧接过后,将书简和一个丝绸包囊放在许泽面前:“答案呼之欲出了。”

 许泽把书简递给郭嘉:“我眼花,帮我看一下。”

 郭嘉有点嫌弃的瞥了他一眼。

 旋即拿起书简仔细观阅,瘪嘴咋舌道:“甄氏大小姐甄姜,说恩情无以为报,亏欠不能补还,还望珍重。”

 说完扔在了案上。

 许泽心里涌起一丝感动,想起许多悸动的青涩回忆。

 果然是她。

 他接回书简,只扫了一眼,感动一下就消了,眨了眨眼道:“诶?这么多字,为何你一句话就说完了?”

 郭嘉咬了咬牙:“回到颍川我教你识字,你自己看!”

 有些私事在下根本不愿意知道!

 荀彧看了看对面两人,奇怪道:“怎么子泓不识字吗?”

 那你们是如何成为好友的?

 “说来话长,性情相投。”

 “可能是颜值吧……”

 郭嘉、许泽心照不宣,随意糊弄了几句混了过去。

 倒是此刻荀彧坦率的笑道:“若是不识字,但却有造器、内治的才能,正说明足下天赋异禀。此去过怀县之后,便可南达颍川,到时奉孝和子泓,去家中做客几日如何?”

 他有心考校许泽,如果真有才能,那荀氏养这样一位门客又如何?

 荀彧和郭嘉是故交,而且也很敬佩这位奇才的才思。

 以前是碍着郭氏的面子,不能过于亲密,但现在无妨了。

 郭图举家迁徙冀州,得袁公重用,郭氏贤才将会大举北迁,只驻留些许族人在族地。

 若是有意,两人都可养为客卿,为日后投效扶汉大业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