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第2页)

 朱允熥大惊,直接打开房门问道, 

 “他在哪里?” 

 “何时归来?” 

 “他带了多少人马?” 

 面对皇上的三连问,黄俨忙答道,“陛下,威国公仅带十几名护卫于卯时赶到高桥门外。” 

 听闻只带十几名侍卫,朱允熥这才长长舒了一口气。 

 “那他人呢,为何还不来见朕?” 

 “回陛下,威国公正跪在高桥门外等待陛下宣呢。” 

 黄俨忙说道。 

 “快宣他进宫来见朕?” 

 “陛下,马上早朝了。直接让威国公去奉天殿?还是来乾清宫等您?” 

 “唔,直接去奉天殿吧。” 

 “是” 

 黄俨跑了出去。 

 朱允熥咂了咂嘴,“看来我这舅舅是听到了风声,前来请罪?” 

 “这不像我舅舅的作风啊!” 

 他带着疑惑更衣准备上朝。 

 奉天殿内,蓝太平跪在大殿中央。 

 朱允熥坐到龙椅上,接受众臣的行礼后把目光放在跪在那里的蓝太平身上。 

 “舅舅,您这是为何?” 

 “朕还想着今日带着文武百官,出城迎接你凯旋而归呢。” 

 听朱允熥这么说,蓝太平抬起头说道,“臣有罪,不敢惊动圣驾。” 

 满朝文武都一脸好奇,纷纷猜测这个威国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舅舅,你怎么变成罪臣了?”  “回陛下,臣听闻东莞伯何荣打着替臣筹集兵饷的名义,在山东强行征粮以致民怨四起。” 

 “臣御下不严,还请陛下责罚。” 

 蓝太平说完继续叩头。 

 他的话刚一说完,大殿内就如同沸水开锅一般。 

 朱允熥看着在那窃窃私语的一众大臣,他脸色一沉。 

 “咳咳咳…” 

 众臣见状都闭上嘴巴。 

 “舅舅,此事尚无定论,你起来吧。” 

 “况且你刚刚击溃来犯的鞑靼大军,实乃是大功一件朕还要赏赐你呢。” 

 通过昨晚与黄俨的对话,他没了猜疑之心。 

 只要蓝太平忠于他,那东莞伯这点事都不叫事。 

 “陛下,功是功,过是过。” 

 “虽然当时军情紧急,国库又拿不出足够多的粮草供应大军。” 

 “臣才不得已下令,让东莞伯与山东布政使筹粮。” 

 “但出了这个事,臣也有御下不严的责任。” 

 “请陛下责罚。” 

 蓝太平这番话说完,一众大臣才明白。 

 这哪是来请罚的,这分明是来叫冤的嘛。 

 你派人家出征,朝廷又不给人家粮草,人家叫属下去筹粮最终打了个大胜仗。 

 但人还没回来,你们就上折子参奏人家。 

 一旁的韩宜可也听的脸红一阵,白一阵的。 

 “陛下,臣以为这事威国公并不知情,实属东莞伯自己肆意妄为。” 

 “据臣所知,东莞伯在筹集完军粮后仍继续对百姓横征暴敛。” 

 “这才导致山东百姓,出现聚众冲击官府事件。” 

 “依臣之见,需先拿下东莞伯问罪。” 

 韩宜可站出来说道。 

 他们之所以一直没有动这东莞伯,主要是顾及在外征战的蓝太平。 

 现在蓝太平回朝,他们再无顾忌了。 

 “舅舅,您什么意见?” 

 朱允熥问道。 

 蓝太平缓缓抬起头,他语气坚定的说道,“一切请陛下圣裁!” 

 文官们听他这么说,都暗中松了口气。 

 看来这威国公也不过如此,关键时刻为了保全自己把属下丢出来了。 

 武将那边都面露失望之色,这小子难挑大梁啊。 

 常升也急得直跺脚,你现在携着大胜之威为何如此软弱? 

 “但是”,蓝太平的声音突然响起,震得所有人心房一颤。 

 蓝太平缓缓站起身,他扫视一圈后继续说道, 

 “请陛下允许臣辞掉一切职务,赋闲归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