佚名 作品
第233章(第2页)
“陛下,河东郡试行‘以盐引粮’之策,已初见成效。”治粟内史苍柏率先开口,打破了沉默,“据郡守上报,已有数家大商参与,首批数万石粮草,已启程运往北境。沿途州县,亦在积极配合,疏通道路,保障运输。”
嬴政“嗯”了一声,不置可否。
苍柏继续道:“然,正如臣之前所忧,此策推行,亦面临诸多阻碍。其一,商贾逐利,虽有盐引之诱,但长途贩运粮草,风险颇高。秦岭、黄河天险,路途艰险,北地郡靠近匈奴袭扰之地,商队运粮前往,路途之上,盗匪流寇亦是威胁,皆令商贾望而却步。不少商贾担心,万一遭遇不测,血本无归不说,性命亦难保全,所以不少大商仍在观望,不愿轻易投入重资。”
“其二,盐引与粮食的兑换比例,仍需细化。若盐引价值过低,不足以弥补运粮之耗费与风险,则商贾无利可图,此策必难以为继。若盐引价值过高,又恐朝廷损失过大,动摇国本。”
“其三,地方官吏,或有从中作梗,索取好处,或有监管不力,导致粮草以次充好,盐引滥发。此等弊端,若不严加防范,必将使此良策毁于一旦。”
苍柏一口气说完了自己的担忧,额头微微见汗。这“以盐引粮”之策,是他负责的,若是出了纰漏,他难辞其咎。
李斯抚了抚长须,上前一步道:“陛下,苍柏内史所言,确是实情。然,万事开头难。新政推行,必有阻滞。臣以为,当务之急,一则需朝廷明示决心,严惩不法,以儆效尤,令地方官吏不敢妄为;二则可适当提高盐引之利,鼓励大商参与,形成规模效应,待粮道畅通,再逐步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