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第2页)
他越说越激动,仿佛已经看到了一片全新的算学天地,正在向他敞开大门。
“张府长,”扶苏见他如此,笑道,“看来这‘算盘’,倒是解了你的燃眉之急。”
张苍连忙躬身道:“公子说笑了。此物乃苏先生所献,相里子巨子所制,臣不过是拾人牙慧,侥幸先行体验罢了。若此物真能推广开来,于国于民,皆是莫大之功!”他顿了顿,语气诚恳地对苏齐和相里子道:“苏先生,相里子巨子,张苍在此,谢过二位了!”
苏齐摆了摆手:“张府长客气了。我也就是随口一提,真正将其化为现实的,还是巨子的巧手。要谢,也该谢巨子才是。”
相里子笑道:“苏先生过谦了。若无先生点拨,老夫便是想破脑袋,也想不出这等精妙的计算之器。此功,当属苏先生。”
“好了,诸位不必过谦。”扶苏笑道,“此‘算盘’之功,自会禀明父皇。眼下当务之急,是尽快赶回咸阳。至于这算盘的完善和推广,待回到咸阳,再从长计议。”
队伍再次启程。
车厢内,张苍依旧抱着那个简易的算盘,爱不释手,时不时地拨弄几下,口中念念有词,显然是在琢磨更复杂的算法。
相里子则与他的弟子们低声讨论着,如何改进算盘的材质和结构,使其更加坚固耐用,操作也更加顺畅。他们甚至已经开始构思,如何制作不同大小、不同规格的算盘,以适应不同的计算需求。
扶苏坐在车中,听着车轮滚滚,听着身边众人的低语,心中思绪万千。
从巴蜀的盐铁矿山,到新推广的曲辕犁、耧车,再到今日这横空出世的算盘……他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一种不同于以往儒家教化和法家严刑的力量,正在悄然兴起。这种力量,源于实践,源于创新。
“科技……”扶苏在心中默念着苏齐曾经说过的那个词,“这,或许便是苏先生所说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真正含义吧。”
他撩开车帘,望向窗外。官道两旁,田野向远方延伸,新翻的泥土散发着芬芳,偶有农人荷锄而过,脸上带着对未来的憧憬。
咸阳城,黑冰台
冰冷、肃杀,是这里永恒的基调。青铜灯盏的光芒在幽深的廊道中摇曳,映照着墙壁上狰狞的兽面纹饰,也映照着赢一那张同样没什么表情的脸。他面前的案几上,摊开着一卷卷竹简,正是关于那些迁入咸阳的六国旧族的监察记录。
指尖在冰凉的竹简上缓缓划过,赢一的目光锐利如鹰。这些旧族,虽被强迁至咸阳,置于秦廷的眼皮底下,但其中潜藏的暗流,却从未真正平息。他们中的一些人,表面恭顺,暗地里却依旧怀念故国,甚至不乏蠢蠢欲动者。
“韩氏余孽,近来与几名齐地旧贵族往来频繁,多在曲江池畔的酒肆私会。谈论内容,多为追忆往昔,言语间,不乏对朝政的隐晦不满。”赢三低声禀报,声音不带丝毫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