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这个问题,问得有些突兀。  众人都是一愣。 

 一名文官下意识地回答:“自然是纸张更为轻便,书写也更为流畅。” 

 “不错。”扶苏点点头,“我听闻,如今朝廷各部的公文往来,乃至学宫博士们的典籍抄录,皆已换上了纸张。天下典籍,赖纸而传,免去车载斗量之苦。敢问,这于国,于民,便利否?” 

 众人默然。纸张的好处,他们每个人都是亲身体会者。有了这东西,他们出门再也不用背着几十斤重的竹简,处理政务的效率,也大大提升。这确实是天大的便利。 

 扶苏的声音,陡然变得锐利起来:“这造纸之术,便是工造之功!发明此术的墨家,便是诸位口中的‘匠人’!若无他们,我等今日,依旧要使用那竹简!若无他们,我大秦的政令,便无法如此迅捷地传遍万里疆土!” 

 “试问,此等功劳,难道不该赏吗?!难道比不上一颗敌人的首级吗?!” 

 队列中,御史大夫冯去疾出列,对着扶苏躬身一揖,言辞不卑不亢:“长公子息怒。老臣斗胆,墨家之功,陛下并未轻忽。墨家巨子相里子,已晋五大夫爵,其弟子,亦皆赐簪袅。朝廷已有封赏,此事,并非无赏。” 

 此言一出,立刻引来不少大臣的附和。 

 “冯大夫所言极是,有功赏功,理所应当,却不必另立新制。” 

 “是啊,陛下圣明,断不会埋没任何有功之人。” 

 扶苏转向冯去疾,回了一礼,面色平静。 

 “冯大夫所言不差,父皇圣明,恩泽广布,有功必赏。然,此乃天恩,非国策。” 

 “天恩,如甘霖,可解一时之旱。国策,如长渠,能溉万亩之田!” 

 扶苏向前一步:“今日我大秦之强,在于军功爵制,在于虎狼之师。然,若我军士人人皆披此等甲胄,手持更利之兵,乘坐更快之车,攻打更坚固之城,我大秦之兵锋,又将强盛几分?到那时,我大秦的将士,是否可以用更小的伤亡,换取更大的战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