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当年,老夫看李蟠那小子,在死人堆里还敢往前冲,是块好料,才把他从新兵里提拔起来,手把手教他怎么打仗。他连自己的名字都写不来,老夫还专门找了个识字的亲兵,教了他三年,才勉强能看懂军令。他们这些人,一辈子,除了这条命,和一身的力气,就再没有别的东西了。军功爵位,是他们唯一能从泥坑里爬出来,活得像个人的路。”  王翦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回忆的光:“他们这些人,当年别说当工匠了,就算想去大户人家当个奴仆,人家都嫌他们出身低贱。若是当年,他们不从军,想去当个工匠,学门手艺。你信不信,咸阳城里,没有一个工坊的师傅,会收他们当徒弟。” 

 扶苏闻言,默然无语。 

 王翦看着扶苏脸上变幻的神情,突然哈哈一笑, 

 “更何况,如今天下太平,仗,是越打越少了。北边的匈奴,南边的百越,看着声势浩大,但在我大秦的虎狼之师面前,又能撑得了几时?他们这些人,本就快没了晋升的指望,一个个卡在这爵位上,不上不下,心里早就憋着一股火了。” 

 他伸出手指,点了点扶苏,眼神变得锐利起来:“你今日这一把火,正好把他们心里那堆干柴给点着了!” 

 扶苏脸上露出一丝苦笑,他站起身,对着王翦深深一揖:“岳父大人教训的是,是扶苏,思虑不周了。” 

 他直起身,从袖中取出一卷写满了字的纸,小心翼翼地放在桌案上,推到王翦面前。 

 “这并非是我的本意。”扶苏的眼神重新变得坚定,“我已将给工匠的封赏之法,重新梳理了一遍。岳丈请看,此法,是否可行?” 

 王翦没有立刻去看,而是先深深地看了一眼扶苏。 

 眼前的年轻人,在经历了今日的巨大风波之后,脸上虽然还带着几分青涩的懊恼,但眼神中,却没了傍晚时的那份茫然与冲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淀下来的冷静与思考。 

 这很好。 

 不怕犯错,就怕犯了错还不知道错在哪里。 

 王翦这才慢悠悠地拿起那卷纸,凑到烛火下,眯着眼,一个字一个字地看了起来。 

 扶苏则在一旁,略带紧张地解释着,他的声音,比在渭水边时,沉稳了许多。 

 “岳丈,我之本意,并非要与军功争利,更不是要动摇国本。正如苏先生所言,不能在一条老路上硬挤,而是该在旁边,另开一条新路。” 

 “此策,我称之为‘工赏令’,与我大秦的军功爵制,并行不悖,互不干涉,凡大秦之匠人,无论出身,无论官属私籍,但凡有重大发明创造,利国利民者,皆可按此令封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