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第2页)
“此‘工赏令’,请父皇,定夺!”
说罢,他深深一揖,静立殿中。
麒麟殿内,落针可闻。嬴政依旧面无表情,但那只搭在扶手上的手,食指却无意识地,轻轻敲击了一下。
然后嬴政问冯去疾:“冯去疾,你怎么看这个事?”
被点到名字的右相冯去疾,心里咯噔一下。他恨不得当个隐形人,奈何陛下偏偏点了他的名。他能怎么办?只能硬着头皮出列,躬身道:
“敢问长公子,这‘工赏令’若行,长此以往,世人皆以从工为荣,趋之若鹜。少年子弟,不思稼穑,不愿从军,反而都想着去当个工匠,学门手艺。到那时,田地谁来耕种?边疆谁去戍守?”
“冯相所虑,确是经国之言。”扶苏先是点头,表示了对这位老臣的尊重,并没有因其质疑而动怒。
“然,扶苏以为,‘工赏令’,并非是要让天下所有人都去当工匠。恰恰相反,我是为了让真正的农夫,能更好地耕田。让真正的战士,能更好地作战。”扶苏话锋一转,目光扫过殿中众人。
“试问诸位,一个目不识丁、四体不勤之人,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工匠?一个心不灵、手不巧之人,可能造出精密的器械?”
“不能!”他自问自答,语气斩钉截铁,“能成为‘巧匠’、‘工师’者,必是人群中的佼佼者,是百里挑一,甚至千里挑一的人才!我大秦,有黔首三千万,就算有万分之一的人,有此天赋,那也是数千上万之众!这些人,如今或散落于乡野,或埋没于市井,一身才华,无处施展。让他们去种地,他们未必有老农的耐心;让他们去打仗,他们未必有锐士的勇悍。与其让他们在不擅长的位置上,碌碌无为,甚至因贫困而沦为罪囚,为何不给他们一条路,让他们用自己的智慧,为国效力?”
“‘工赏令’,不是在和‘耕’与‘战’抢人。而是在为那些既不善于耕,又不精于战的‘无用之人’,找到一条‘有用’的路!”
冯去疾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竟无从反驳。扶苏的这番话,将他的问题,从根子上给剖开了。
扶苏没有停顿,他的目光,转向了那些依旧跪着的将军,
“至于冯相担心的,少年子弟,不愿从军?恰恰相反!有了‘工赏令’,我大秦的军队,将变得前所未有的强大!”
“当我们的将士,骑着日行千里的战车,用着洞穿山石的强弩,攻打着一击即溃的城池!当战争的伤亡,降到最低!当军功的获取,变得更加简单!试问,天下男儿,谁不向往,加入这样一支无敌的军队?谁不渴望,在这样的军队中,建功立业,封妻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