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第2页)
李斯先是对着嬴政深深一揖,而后,又转向了扶苏,时间,仿佛在这一刻,被拉回到了昨夜。
李斯府邸,书房。
灯火如豆,映着李斯那张毫无表情的脸。他已经这样枯坐了两个时辰,面前的茶水早已冰凉。
赵高那句阴阳怪气的话,如同附骨之蛆,在他脑海中反复盘旋。
“扶苏登临大位之日,这朝堂之上,还有谁比蒙恬,更适合执掌相印?”
离间。
赤裸裸的离间。
李斯当然知道赵高没安好心,但他更清楚,赵高的话,并非空穴来风。他与蒙氏兄弟,并无私交,甚至因政见不同,隐有龌龊。
蒙氏一族,手握重兵,深得圣眷,蒙毅执掌中枢,蒙恬镇守北疆,如今又与长公子扶苏情同手足。
他,李斯,从上蔡一名看守粮仓的小吏,一路走到今日权倾朝野的地位,靠的是什么?
是审时度势,是精准的政治投机,是永远将自己的命运,与最强的权力牢牢捆绑。
当年,他看出秦国一统天下之势不可逆转,便毅然辞别恩师荀子,西入咸阳。如今,他也看出了,大秦的未来,必然会落到长公子扶苏的肩上。
在渭水河畔,他本已准备好了一套说辞,想在最关键的时刻,再次为扶苏仗义执言,这本该是又一次完美的投机。
可当扶苏那句“比照军功,赐其爵位”脱口而出时,他生生将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太急了,太莽撞了。
这几乎是与整个军功集团为敌。
他本以为,嬴政会龙颜大怒,扶苏会碰一鼻子灰。可结果,却只是轻飘飘的一句“容后再议”。
这其中透露出的信息,让李斯这样的人精,嗅到了不一样的味道。
陛下对扶苏的宠信,远超他的想象。
所以他必须下注,而且要下重注。
单纯的跟随,已经无法保证自己的位置。自己必须主动出击,将筹码,重重地压在扶苏的身上。不仅要压,还要让他看到自己的价值,一个蒙恬、蒙毅给不了他的价值。
李斯当机立断,乘车前往长公子府。
他本想将自己连夜思索出的,一套如何将“工造之功”完美融入现有秦律的方案,献给扶苏。这套方案,既能实现扶苏的目的,又不会触动军功集团的根本利益,堪称完美。
然而,他扑了个空。扶苏去了武成侯府,一夜未归。
李斯的眉头,深深地皱了起来。
王翦……
他立刻明白了,扶苏这是去找外援了。这位老将军在军中的威望,无人能及。若有他出面,明日朝堂的风波,或可平息大半。
他没有回府,而是调转车头,直接去了另一处地方——文华府。
文华府内,张苍顶着两个硕大的黑眼圈,正在跟一堆竹简奋战。苏齐则四仰八叉地躺在一旁的软榻上,嘴里叼着一根茅草,呼呼大睡,口水都快流到了地上。